幕尤丁政府打压言论自由 制造白色恐怖

社青团全国署理团长暨彭亨州丹那拉打区州议员张玉刚于2020年6月18日(星期四)发表文告: 随着我国新冠肺炎疫情逐渐改善,幕尤丁政府近日动作频频,展开对付异议,打压言论自由的行动。 仅仅在这个星期,前妇女、家庭及社会发展部副部长杨巧双因针对反对童婚发表言论,以及人权律师兼社运活跃分子茜蒂卡欣疑在其脸书发文质疑伊斯兰党,遭到警方传召录供。此外,总检察长依德鲁斯入禀联邦法院,指控《当今大马》读者留言“贬低”司法体制,因而起诉《当今大马》及总编辑颜重庆“藐视法庭”。前青年及体育部长赛沙迪亦在今天表示警方针对他在3月6日接受半岛电视台访谈节目时,批评首相丹斯里慕尤丁及国盟政府一事援引煽动法令进行调查。 显然地,后门政府这一系列对公民社会,媒体及在野党所下的重拳,意图制造白色恐怖让人民噤若寒蝉。 自2018年改朝换代以来,希盟政府极力保护受宪法保护的言论自由,在短短的2年执政期内愿意聆听民意,也更容许民间组织,社运人士及政敌批评政府施政。英国经济学人智库发布的2019年度全球各国民主指数(Democracy Index)中,马来西亚取得第43位的排名, 比2018年的第52名上升9名,而对比国阵时代2017年的第59名共上升了16个名次。 此外,马来西亚在国阵执政60年来打压言论自由与新闻自由的种种恶行罄竹难书,在世界新闻自由指数排行榜上往往敬陪末座。希盟在2018年成功执政后,我国的世界新闻自由指数排名从2018年的145名快速上升到2019年的123名,而在2020年公布的报告再上升至101位。种种成绩显示了希盟政府不断改善人民的言论自由空间,鼓励更多公民监督政府施政并积极参与各类社会与国家议题,共同建设国家的未来。 遗憾的是,幕尤丁政府如今为了稳固本身危机四伏的政权,滥用国家机器轮番针对社运人士,媒体及在野党所发表的言论展开调查。国盟政府甫上台数月所采取的对付异己,打压言论自由的恶劣做法使希盟政府改善言论自由与新闻自由的努力付诸东流。 国盟政府作为由不同派系以夺权的方式产生的后门政府,本身缺乏正当性(legitimacy)而广受批评,同时首相慕尤丁也面对强大盟友如巫统与伊斯兰党虎视眈眈的局面,可能因而选择打压言论自由,试图制造白色恐怖让所有异议分子噤声,从而达到稳固政权的效果。 唯有替换国盟政府,才能停止幕尤丁政府滥用国家机器来打压言论自由与新闻自由,唯有希盟政府才能保障公民社会的言论自由空间,鼓励公民自由发表意见,同时让作为第四权的媒体能自由与不受干预地报导,以让各方有效发挥监督政府的角色。

反假新闻法案 国阵又多一把武器

民主行动党社青团全国政治教育主任张玉刚于2018年3月26日,针对《2018年反假新闻法案》作出评论。 国阵政府3月26日在国会下议院提呈《2018年反假新闻法案》一读,终于为这个引起舆论纷纷的法案掀开神秘面纱,让国民一窥究竟,到底与国内其他钳制言论自由的恶法有何不同? 假新闻的泛滥的确已经让全球各国,包括马来西亚焦头烂额,各种似是而非的新闻层出不穷,混淆视听,严重影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及社会安宁。 必须强调的是打击假新闻人人有责,也肯定是各党团的共识。然而,杜绝假新闻和需不需要落实《反假新闻法案》却是两回事。 政府要落实《反假新闻法案》,必须先回答两道问题。第一是“假新闻”由谁定义?第二是我国当前所拥有的法令,是否不足以应付“假新闻”? 首先,根据甫出炉的法案,“假新闻”的定义是“任何完全或部分虚假的新闻、资料、数据和报告,无论是以文章、视频、录影或其他任何能够带出文字或概念的形式。” 可惜的是,法案还是没有说清楚到底应该由谁,以及如何界定这些“新闻、资料、数据和报告”的真假?如果是政府单方面说了算,那是极其可怕的事情。 以轰动全球的一马发展公司洗钱丑闻为例,尽管这个新闻获得全球媒体广泛报导,而且多国司法机关,包括美国司法部也白纸黑字指出一马公司资金被盗窃,惟我国政府却极力否认这项指控。 更为严重的是,通讯部副部长再拉尼早前宣称,任何未经当局证实的一马公司丑闻的消息,都将会被视为假新闻。 根据我国政府对待新闻自由和言论自由的不良记录,如果假新闻的定义由政府所垄断,难免让人怀疑《反假新闻法案》只不过是打击政治对手和管制对己不利消息的政治工具。 第二,我国当前的法令,是否足以应付假新闻?国阵政府最爱给的借口,就是一些先进民主的国家,如法国和德国,也正在草拟打击假新闻的法案和措施。可是他们似乎忘记了,法国和德国都是极度推崇言论自由和新闻自由的民主国家,他们并没有打压言论及新闻自由的恶法。 在马来西亚,我们拥有管制民间使用印刷机,以及印刷、进口、制作、复制、出版及发行出版物的活动的《1984年印刷机与出版法令》。在这法令的管制之下,报纸别说刊登假消息,就连报导令国阵政府及领袖不悦的新闻,也随时会受到内政部的审查和警告。 要应付网络社交媒体的新闻及消息,我们也有《1998年通讯与多媒体法令》,这法令是政府因应电讯、资讯与媒体汇流趋势而制订的。随着网络新闻媒体日益活跃,纳吉政府也分别在2012年4月修订《证据法令》,和2015年修订《煽动法令》,来管制社交媒体使用者和网络媒体。 此外,我们也拥有一个24小时不断地监管互联网的通讯及多媒体委员会(MCMC)。我国多家网络媒体如《当今大马》和《透视大马》,都曾经因为刊登令当权者不悦的新闻而遭受通讯及多媒体委员会的骚扰和打压。 我们也知道,去年就有多名面子书用户,因为涉嫌在面子书发文羞辱苏丹,遭警方援引各种不同的法令来逮捕、提控及罪成受罚。 当然我们也知道,就在今年3月,巫统的假新闻枪手拉惹柏特拉(RPK)在其新闻网站,绘声绘影指控大马首富郭鹤年资助民主行动党来推翻政府,尔后首相纳吉和巫统部长皆闻鸡起舞,加入战局,引起满城风雨。 在这起事件,明显的郭鹤年和民主行动党都是假新闻的受害者,但是当局只是勒令RPK的文章下架,至于搞风搞雨的首相纳吉和旅游部长纳兹里,却可以若无其事全身而退。 由此可见,马来西亚当前最大的问题并不是法令不够好或不够多,以至于无法对付假新闻,恰恰相反,我们真正的问题是当局滥用法令,并且选择性执法,导致言论自由和新闻自由越来越受钳制,而制造假新闻来攻击政敌的当权者却可以永远逍遥法外。 新法落实,不过是让国阵政府多一把对付反对党和反对声音的武器。

张玉刚炮轰彭亨州政府一意孤行 金马仑农地政策扼杀小农民生计

彭亨州政府于今年推出针对金马伦高原的新土地政策,通过成立彭亨机构 (Pahang Corporation Sdn Bhd)宣布分派租约予1018名先前持有土地临时使用准证(TOL)的金马仑农民,从2020年6月16日至19日起,金马仑土地局邀请了首380位农民出席金马仑农业地租约解说会。已出席解说会的农民发现彭亨机构完全没有检讨当中极不合理的租约规范与内容,因此皆大感无奈与失望。 金马仑丹那拉大区州议员张玉刚炮轰,彭亨州政府无视当地农业组织及其同僚所提出的备忘录的多项建议,不理会金马仑农业困境与农业地租约将带来的问题与挑战,一意孤行只要求农民在期限内缴交租金,无疑是杀鸡取卵。 “州政府至今仍然无意修改任何租约条款,当中包括执意向农民收取高昂的农业地的年租金,即每年1英亩4500令吉。跟以前的884令吉比较,涨幅高达500%!州政府也无意加长新租约的3年租赁期限,因此无法提供有效的土地保障,以致农民不敢贸然投资时间与金钱以提升产业和打造永续农业。” 张玉刚指出,州政府官员以毗邻金马仑高原的罗京高原(Lojing Highlands)的农业地租约做例子,试图证明农民能够支付高昂的地租,以合理化在金马仑收取高昂的租金。然而在罗京高原耕种的农场大部分都最少10英亩,因此能以大规模生产的方式维持农产品的高产量来赚取利润,承担高成本的同时也继续耕种。此外,罗京高原农场也往往能获得超过十年的租赁期限,因此能放心地投入时间与资本来持续迈向农业产业现代化与产业升级。 “相反的,金马仑大部分的农耕地面积都相当小,许多农场只占地约1至2英亩,小园主面对高昂的农地租金,加上蔬菜种子,肥料,农药,员工薪金等高企不下的成本开销,将无法承担沉重的财务负担。金马仑农业地租约没有将小农场的困境和挑战纳入政策考量范围,犹如杀鸡取卵,长远而言,本来自供自足的小农场可能面临成本高昂问题而无法继续耕种,为金马仑带来严重的社会经济冲击,连带影响全国的粮食供应。” 张玉刚表示,我国由于实施管制令对抗新冠肺炎疫情,金马仑农业也面对一定程度的损失与冲击,他呼吁州政府放宽土地租约政策以扶助和振兴金马仑农业,而非竭泽而渔对雪上加霜的农民开刀。

放任官商勾结欺压小农民 是马来西亚的黑暗、耻辱和失败

彭亨州金马仑丹那拉打区州议员张玉刚于9月10日(星期四)发表文告: 尽管关丹高庭于8月28日,批准临时暂缓令予劳勿猫山王榴莲种植者,指示彭州政府及皇家榴莲集团不能执行收芭行动,也不能限制榴莲农民进入芭地,直到10月28日为止。 然而,至今已经过了半个月,仍然没有迹象显示州政府愿意和农民展开对话和协商。不仅如此,在这段期间,州政府一二号人物仍不断对农民放出狠话,一些亲州政府的非政府组织更举办各种示威活动,挑起种族矛盾,企图转移视线来指控和污名化农民。 彭亨州务大臣旺罗斯迪虽然表示遵循高庭决定,却也发表强硬立场声称不会对农民的诉求妥协,州政府另一位资深行政议员莫哈末沙卡也附和大臣声明,宣称州政府绝不会迟疑对农民采取行动。 面对这个极有可能影响国内猫山王榴莲产业链,包括外销出口的农业经济问题,国盟联邦政府迄今为止还是维持袖手旁观,隔岸观火的立场,联邦农业部也没有发挥积极角色,成为州政府和农民之间的协调者。 诚然,联邦政府可以推卸说土地事务属于州政府权限,联邦政府无权干预插手,但是联邦政府这种放任官商勾结欺压小农民及弱势群体的态度和立场,完全展示后门政府无能无为的一面,为马来西亚建国历史涂上黑暗、耻辱和失败的一页。 我国农业发展遭遇瓶颈,农业领域长期面对生产力低迷、人才技术资金从缺等等结构性问题,最关键的两个根本原因就是,第一是联邦政府和州政府的农业部门长期各自为政,造成各种资源无法整合和统筹发挥最大功效;第二则是我国农业以小园主居多,而各种政策以及政府立场却长期忽视忽略这些小园主,甚至放任官商勾结欺压和边缘化小园主,一旦发生纠纷则放任舆论污名化这些小园主。 彭亨州政府在对付小农民一事上,诚如该州行政议员沙卡所言,过往记录劣迹斑斑,从金马仑菜农、文冬姜农、直凉油棕芭到最近的劳勿猫山王风波,的确是从不手软。 我希望大家能够了解,我国的农业小园主,即便是所谓的“非法业者”,他们都是默默耕耘,脚踏实地为国家社会作出实际贡献。这些小园主不是作奸犯科的犯罪集团,并没有做出任何伤天害理的事情,马来西亚政府如此打压和污名化小农民,放在世界也绝无仅有,州政府的所作所为,是最无耻残暴的行为!

 土团青执迷不悟坚持紧急状态 张玉刚谴责罔顾国家人民利益

社青团全国署理团长暨彭亨州丹那拉打区州议员张玉刚于2020年11月3日(星期二)发表文告: 民主行动党社青团全国署理主席张玉刚严厉谴责土著团结党青年团,为了争权夺利,不断地合理化首相慕尤丁颁布紧急状态,罔顾实施紧急状态将会对社会,经济与国家各层面带来的的种种毁灭性打击。 日前,巫统署理主席莫哈末哈山呼吁各政党弃战三脚石国席补选,让民兴党持续捍卫该席位。然而,土著团结党青年团法律局主任莫哈末西迪却表示该建议不可理喻,反认为唯有实施紧急状态才能保证避免选举。 张玉刚指出,朝野许多政党都已经表明三角石国席补选开打是可以避免的事。至今希盟、国阵、爱沙党、沙巴国家团结党(STAR)及沙巴进步党(SAPP)都已宣布弃战以让路予民兴党。巫统署理主席莫哈末哈山则在今天表示,弃战除了能够避免疫情加剧,同时也是对已故的三脚石国会议员拿督刘伟强的敬意。 “只要各主要政党不参加补选,即使独立人士选择参选,相信对整体政治局势影响甚微,各主要政党弃战也能避免出动众多助选人员和大型竞选活动。既然许多朝野政党都表态呼吁让路民兴党,土青团何必纠缠不休,甚至不惜与盟党大唱反调都要支持实施紧急状态?土团党到底是将抗疫摆在第一,还是将夺权放在第一?” 他揶揄土团党,念念不忘要颁布紧急状态来避免补选,犹如使用核子弹来对付小老鼠,小题大做之余也把国家经济和人民福祉顺手埋葬,不负责任之极。 张玉刚表示,当慕尤丁寻求最高元首的御准实施紧急状态的传闻刚传开,社会各阶层都对此消息感到人心惶惶,纷纷质疑为何国盟政府意图采取极端措施来对抗疫情,导致经商与投资者对我国经济的信心也随之应声下挫。 “慕尤丁实施紧急状态的阴谋失败后,国盟理应引以为鉴,停止操弄政治盘算,并致力于对抗疫情威胁以及稳定社会与经济发展。遗憾的是,土著团结党仍然以对抗疫情作开脱,坚持实施紧急状态,彻底反映了本身醉心于玩弄政治手段以稳定政权和巩固政治利益的狼子野心。” 我促请土团和国盟立即停止为了争权夺利而试图实施紧急状态的卑鄙行径,并立即与在野党展开跨党派合作,专注于草拟一份真正惠及人民的2021预算案,让无私奉献的前线人员能获得充足资源与医疗配备,弱势群体的权益不因疫情施虐而遭到忽略,以及扶持遭受疫情重创的各经济领域,为后疫情时代的经济复苏与新挑战作充分准备。

报警骚扰言论自由是下贱手段 张玉刚促巫统和阿班迪反省

社青团全国署理团长暨彭亨州丹那拉打区州议员张玉刚于2021年2月5日(星期五)关于巫统报警骚扰前总检察长汤米汤姆斯的新闻文告: 报警骚扰言论自由是最下贱的手段 巫统和前总检察长阿班迪(Mohamed Apandi Ali)应该反省,报警企图骚扰前总检察长汤米汤姆斯言论自由的举动,是最下三滥的手段,讨论任何事项都应该摆事实讲道理,而不是讲不过人就滥用公权力打压异议。 前总检察长汤米汤姆斯日前出版回忆录《我的故事:旷野中的正义》,当中因为以自身观点揭露政治内幕,掀起各界热烈讨论,却引发接二连三被报警要求彻查的风波。除了发出律师信的指控起诽谤前首相纳吉,前总检察长阿班迪,巫统青年团以及前律政司哈纳菲(Mohamad Hanafiah Zakaria)皆以各自理由陆续作出投报,要求警方调查汤姆斯。 汤姆斯根据出任总检察长时期的经历与感想撰写回忆录,内容涉及希盟从执政到倒台当中引人注目的政治内幕,可想而知内容必定引起某些人的不满。 真相从来都是越辩越明,任何人若不满意汤姆斯书中的任何内容,或其中观点有偏颇和错误,大可以据理加以驳斥。反之,动辄利用公权力以威吓异议者的行为除了在社会中制造白色恐怖,更是在新冠肺炎疫情加剧期间浪费警力,徒损害民主社会的言论自由。 汤姆斯回忆录所揭露的内幕,自所以能够引起各界热烈讨论,追根究底是因为人民没有足够的知情权,无法掌握足够的资讯来了解政局发展,才进一步激发各界的猎奇之心。 一个民主自由的国家,理应保障和加强人民知悉和获取信息的自由和权力,然而我国政治却充满密室操作和政治拉拢,导致民众对政治人物乃至政治体制失去信心。 汤姆斯所揭露的内幕属于一家之言,未必完全正确,仍需要时间让各界辩论和验证真伪,却不失为加强人民知情权的一个契机,让政府重新正视人民知情权的重要性,能将更多资讯公布给大民众知晓,同时减少政治密室操作,让政治人物互相换取政治筹码的戏码。

公积金局流动柜台大受欢迎 张玉刚吁政府设一站式中心

(金马仑30日讯)为了为民众带来更便捷的服务,怡保公积金局与金马仑丹那拉打区州议员办公室携手合作,今日在丹那拉打州议员办公室开设流动柜台,获得金马仑民众热烈回响,约80位民众于今日前来申请公积金户口、申请提取公积金及查询资料等。 金马仑丹那拉打区州议员张玉刚表示,他接获不少当地民众的反映和回馈,希望公积金局和其他政府机构能够在金马仑开设办公室,或定期派遣流动柜台到当地提供服务。 他指出,部分政府部门至今仍未在金马仑开设办事处,导致金马仑居民往往被迫驱车至百多公里以外的霹雳怡保、彭亨劳勿,乃至300公里外的彭亨州首府关丹,以处理政府部门事务。倘若携带的文件不齐全,金马仑居民只能被迫折返,另择日期再次到相关部门一趟,时常面临极大的不便。 有鉴于此,丹那拉打州议员办公室将和怡保公积金局商讨定期在金马仑设立流动柜台,为当地居民提供更方便的服务。另外,张玉刚亦呼吁政府在金马仑设立一站式的政府机构中心,将各政府部门集合在同一个建筑内,包括公积金局,社会保险组织与劳工部,为民众提供一站式的便利。

彭希盟9议员为金马仑农民请命 呼吁州政府重新检讨农业地政策

彭亨州9位希盟州议员今日发表联合声明,呼吁彭亨州政府能给予3年的农地免稅期,并且重新检讨即将落实的农业地租用政策,让政府与农民在新冠疫情期间共赴时艰,携手度过经济的寒冬。 在2020年1月30号,彭亨州务大臣旺罗斯迪宣布将分派租约予1018名先前持有土地临时使用准证(TOL)的金马仑农民,涵盖的总土地面积为5526.219公顷。自2020年2月尾起,由彭亨机构 (Pahang Corporation Sdn Bhd) 发出的新金马仑农业地租约已分阶段分发给土地临时准证的原持有者。 经过仔细研究租约内容并聆听金马仑农业组织与农民的看法后,彭亨州9位希盟州议员共同发表联署备忘录,呼吁彭亨州政府重新检讨金马仑农业地租约的租金与细节规范。 9位彭亨希盟州议员表示,其中一项最让农民深感恐慌的是农业地租金的涨幅惊人,让农民大喊吃不消。根据租约内容,新农业地的年租金为1英亩4500令吉,若以原有的土地临时使用准证 (TOL) 收费以及水费的884令吉作比较,涨幅接近500%! 众议员认为州政府此举大大加重农民的负担,犹如杀鸡取卵,从农民口袋中快速获取最大的收益,却忽视了长远而言对金马仑农民乃至整个金马仑蔬菜与花卉业的严重影响,甚至使整个金马仑农业一蹶不振。 张玉刚:金马仑农地租金全马最昂贵 金马仑丹那拉大区州议员张玉刚表示,倘若比起彭亨州其他县属的农业地租金,即油棕园1英亩24令吉(年租)和水果园1英亩8令吉(年租),金马仑农地租金显然十分昂贵,也是全马最昂贵的农地租金。 此外,彭亨希盟众议员亦认为州政府只给予农民3+2年的租赁期限太短,因此无法给予农民土地保障。此前绝大部分金马仑都只持有维持一年的土地临时使用准证,每一年都必须到土地局申请更新准证。虽然新租约给予农民3年的租赁期限是稍有改善,但仍然无助于给予广大农民安心耕种的信心与保证,更无法实现推动农业现代化与产业升级。 全球经济都因为新冠肺炎突然来袭而陷入寒冬,而我国早前由于实施管制令对抗新冠肺炎疫情,无可避免地造成了许多经济领域蒙受巨大的损失,因此农业作作为环环相扣地经济其中一环亦无法幸免地受到疫情带来的冲击。彭亨希盟众议员因此认为,政府必须采取果断,直接地采取短期与长期的措施来扶助与振兴农业,而当中最有效的措施便是放宽土地租约政策,让农民直接受惠。 有鉴于此,众议员联签备忘录,呼吁彭亨州政府能给予3年的农地免稅期,让政府与农民在疫情期间共赴时艰,携手度过经济的寒冬。 众议员也呼吁州政府重视备忘录中提出的多项放款金马仑农地租约的建议,重新检讨金马仑农地租约的租金与细节规范,以冀减轻农民负担,持续辅助金马仑农业,逐步让农业进行产业升级,同时与农业业者携手合作确保蔬果供应充足,进而保障全国消费者地利益以及全国食物安全。 9位参与共同声明的彭亨州希盟州议员: 美律区州议员 - 李政贤 吉打里区州议员 - 菈菈 沙拜区州议员 - 卡玛吉 直凉区州议员 - 梁耀雯 都赖区州议员 - 邹宇晖 文德甲区州议员 - 胡智云 丹那拉打区州议员 - 张玉刚 士满慕区州议员 - 李健聪 德伦敦区州议员...

行动管制令延长14天 张玉刚:政府收购农作物刻不容缓

社青团全国署理团长暨彭亨州丹那拉打区州议员张玉刚于2020年3月25日发表文告 随着慕尤丁宣布延长行动管制令两个星期,直到4月14日,金马仑丹那拉打区州议员张玉刚呼吁政府应即刻介入粮食市场,向农民购买农作物再分配给有需要的群体,以确保粮食供应充足,市场价格稳定,一石二鸟保障农民和消费者的权益。 张玉刚指出,金马仑高原的蔬菜供应完全没有问题,问题是物流链上受诸多阻扰导致市场可能面对蔬菜短缺问题。 “行动管制期间,最大的问题是各个政府机构发出混淆及互相矛盾的指示,执法机构的骚扰,以及相关部门几乎没有回应业者询问,杂乱无章的措施和协调导致蔬菜供应的物流链大受影响。” 张玉刚表示,为了避免出现菜农有菜卖不出,市民不方便买菜,甚至低收入群体买不起菜的可怕又讽刺的双输局面出现,政府应该立即调动公家机关介入供应市场,向农民购买农作物,并分配给有需要的群体。 “我已致函国家安全理事会,建议大马联邦农业销售局(FAMA)向农民收购蔬菜,并由国家天灾管理机构(NADMA)负责协调,指示各单位分配和输送蔬菜粮食给有需要的群体。” 这场新冠疫情正在考验马来西亚政府为3000万人民提供食物的能力,鉴于行动管制令延长,加上担心疫情可能持续数周甚至数月,各地的家庭都在囤积粮食,这让巴刹,商店和超市在新鲜食品的供应上面临挑战,政府介入粮食市场确保货源充足和物价稳定是当务之急,刻不容缓!  

【世界粮食日】福利部应从“白旗运动”吸取教训

社青团全国署理团长暨彭亨州丹那拉打区州议员张玉刚于2021年10月15日(星期五)关于“世界粮食日”的文告: 1979年,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决定从1981年起,把每年的10月16日定为世界粮食日,旨在促进人们重视粮食生产,加强全世界的政府、企业、非政府组织、媒体和公民社会对饥饿问题的认识,以确保每一个人都能够享有健康膳食,不受饥饿困扰。 每当说起粮食安全,人们普遍都以为是要生产足够的粮食。然而,完整的粮食安全概念,不只是生产足够的粮食,也要确保市场供应稳定、易于获取乃至所有人都能够享有健康膳食的基础。 示意图 在这个丰衣足食的国家,我们都以为粮食危机这种耸人听闻的事情,只会出现在那些天灾频发、战乱不休的国家。可没想到,2020年爆发的新冠疫情,彻底暴露了我国粮食体系的脆弱易碎,不只是农民收成滞销或粮食销售通路受干扰,因行管令而失去收入的人士也激增,不得不接受紧急粮食援助。 2021年6月第三度实施的全国封锁令,行管令一再无限期延长,导致许多民众生计受到影响,失业率遽升,轻生案件激增,民间发起的“白旗运动”(#BenderaPutih),把人民的怨恨情绪推向最高潮。可以说,首相慕尤丁的政权之所以会倒台,这股民怨有最直接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