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泓宾送暖心包致敬 珍惜清洁工的贡献
士姑来州议员陈泓宾兼柔佛民主行动党州秘书于2020年6月17日发出的文告:
首先,我要向所有辛勤劳作的清洁工的朋友致敬,因为每年6月17日就是国际清洁工日,我希望借此向所有辛勤劳作的清洁工的朋友致敬,同时也对固体废料管理机构(SWCORP)成功将国际所认同的清洁工日带进马来西亚的贡献表示赞赏。
也许这个日子对于马来西亚社会很陌生,但清洁工在保护环境卫生整洁方面的贡献是不能被忽视和否定的。
因此,我要向所有不分时间、天气,依然坚守岗位的清洁工表达最高的敬意,其中包括负责城市清洁和垃圾土埋场服务的清洁工,我也要向所有同样付出相同辛勤劳力的清洁、安全等前线人员付出敬意。
这批柔佛的清洁人员在柔佛需要每天处理大约3,600吨的废料。如果没有他们的坚定地付出,难以想象我们如何生活在一个舒适的城市。
因此,为了珍惜清洁工的贡献,同时肯定他们在士姑来选区的付出,我也特地准备一些“暖心包”(食物援助)给予他们。
另外,我也呼吁大家珍惜清洁工的贡献,保持高尚的品格,不乱丢垃圾,同时维持3R的习惯,即减少使用,循环使用,分类垃圾。这不仅能减轻清洁工清理的压力,同时也能减轻柔佛垃圾处理系统的负担。
学校爆确诊导致出席率低 陈泓宾促教育部允许关校
柔佛州民主行动党州秘书兼士姑来州议员陈泓宾于2021年3月22日发出的文告:
《学生因有确诊出席率低, 教育部应允关校》
当学校发生确诊病例时,学生出席率低,教育部应采取更为灵活弹性的措施,将防疫与学子的教育进度取得平衡,甚至允许校方关闭学校,以让校方进行居家学习和网课等安排。
教育部高级部长莫哈末拉兹指出,教育部不会再大规模关闭学校,并指教育部与卫生部已经制定了相关的开课及停课的防疫标准作业程序,并非所有案例都需要关闭学校。
随着小学已经全年级复课,目前已经有多所小学爆发确诊案例,导致大众人心惶惶,家长多选择不让孩子上课,以策安全,结果也使出席率大幅下降50%至90%。
当一班上课的学生寥寥无几时,学校又有大量教师正在被居家隔离,请问这样的上课意义在哪里呢?
学生根据卫生部的指南属于高风险群体,同时也并非疫苗接种的对象,因此教育部在考量学生问题时并不应该将孩子想象成职场相对低风险的感染群,应严阵以待。
教育部做出决策时,也应该考量学生家长们的敏感,毕竟发生大规模自行停学,学生完全自行停学造成学业进度问题,受损失的还是学生。
教育部去年10月也已经发出通令,只要学校有人确诊,将关闭学校7天,以让卫生部做追踪管理和让校方有时间进行全校消毒工作,因此教育部在关校方面也并非没有经验。
因此,教育部应采取更为灵活弹性的措施,允许校方在考量出席率和卫生局等指标后停课,让校方有时间安排更妥当的措施,包括居家学习网课,至少让学生能够跟上课业进度,否则将是两头不到岸。
中学生将在4月复课,而中学生的社交范围也远比小学生更广,因此控制疫情的难度也将增加,因此教育部受促尽快更新标准作业程序,以应对未来可能发生的确诊突发状况!
同时,政府也应优先让更多教师接种疫苗,保障教师拥有一个安全上课的环境,减少复课带来的冠病风险。我也呼吁大众尽快登记疫苗接种,保护自己,保护他人。
图:士姑来州议员陈泓宾接受第二支新冠疫苗注射,完成两剂疫苗接种。
确保师生健康安全返校 陈泓宾建议复课3条件
柔佛士姑来州议员陈泓宾于2021年7月14日发出的文告:
根据国家安全理事会所颁布的国家复苏计划第二阶段的作业程序,所有涉及大马教育文凭(SPM), 大马技职证书(SVM), 大马高级学校文凭(STPM)以及大马高级宗教文凭(STAM)考试,大马技术文凭(SKM),大马技职专科文凭(DVM)和参与国家考试的学生被允准根据教育部所制定的上课行事历复课。这些考生被允准在获得教育部、玛拉机构和其他政府机构的证明文件下,跨县跨州返校面对面上课。
同时,第二阶段的标准作业程序也允准参与面对面上课的教职人员返校备课,同时参与大考的寄宿生也被允许在得到相关单位批准下返校上课和备考【1】。
截至目前我国共有6个州属在7月初迈入国家复苏阶段第二计划,其中包括玻璃士、霹雳、吉兰丹、登嘉楼、彭亨、槟城。接下来其他州属包括柔佛预计将于这周或下周将进入复苏计划第二阶段。这也意味着哈芝节学校假期后的7月25日或7月26日,我国的中小学将可能迎来数十万的学子返校复课。
因此,我呼吁教育部长立刻出面向学生、老师和所有利益相关者交代学校复课的具体日期。同时,教育部也必须确保师生返校实体上课时的健康和安全受到保障。
根据2020年6月教育部公开的老师和学生数据,全国中学生共有198万8千456人,中学老师则有18万零178人。当中,雪州拥有最多学生,达36万3千441人;接着是柔佛州,学生人数共达24万3千872人。(参考表一)
数据来源: 中小学列表 (6月20日) - https://www.moe.gov.my/.../laporan-dan.../senarai-sekolah
就以柔佛来说,即将在2021年面对SPM和STPM的考生至少有5万人。其中部分学生来自全寄宿学校、玛拉理科初级学院(MRSM)或其它寄宿学校。教育部需要向民众交代,这些学校是否已经做好准备,迎接学生返校学习?
我呼吁教育部必须确保所有学校在学生复课前,满足基本复课清单,而复课清单的拟定必须依据坚固的科学和数据基础。我认为,复课清单必须要满足以下3项条件:
第一,对所有复课的学生和老师接种两剂疫苗。在柔佛,虽然很多老师已经向各自的主管单位登记疫苗,然而目前依然有很多老师还未接种疫苗,甚至有老师私下嘲讽几乎每日收到国安会的关心短讯,但是却不知何时才能接种疫苗?老师接种疫苗的数据必须定期更新,向民众交代。
第二,政府需为17岁至20岁的SPM和STPM考生接种疫苗。虽然国家药剂监管机构(NPRA)已经批准12岁至18岁群体接种辉瑞疫苗【2】,然而政府仍还未决定是否为这群青年群体接种疫苗。在其他国家,新加坡青少年年已经开始接种疫苗;另一方面,其他国家比如英国在考量疫情传播程度和所带来的的安全风险后,暂缓青少年的疫苗接种。对于马来西亚的情况,我认为这批复课的学子,尤其是寄宿学校的学生应在返校前接种疫苗,否则密集的室内学习空间和住宿环境将是高风险病毒传染的温床。
教育部必须要为学校复课拟定适用于学校的室内通风指南,并确保学校严格遵守。2021年初,世界卫生组织(WHO)就已经强调室内通风在协助降低病毒传染方面,扮演其重要的角色【3】。马来西亚公共卫生专家也屡次呼吁政府出台相关的室内通风指南,自我国全面执行,而这项指南据指也已经送交国安会做最后的审核【4】。在学校的室内通风指南没有完整落实前,教育部应暂缓师生返校上课。
国家第二阶段复苏计划下的复课,教育部必须做出妥善和谨慎的安排。作为师生分阶段返校复课的第一步,清楚的指南的透明的清单,将能大大减低家长的忧虑,同时也能增强的家长信心。
参考:
https://asset.mkn.gov.my/web/wp-content/uploads/sites/3/2019/08/Pelan-Pemulihan-Negara-SOP-Fasa-2-Kemaskini-9-Julai-2021.pdf - M/S 8
https://www.astroawani.com/berita-malaysia/govt-reconsider-administering-pfizer-vaccine-adolescents-khairy-305979
https://www.who.int/publications/i/item/9789240021280
https://www.malaysiakini.com/news/581901
全球抢疫苗上演“饥饿游戏” 陈泓宾促政府高价抢购疫苗
柔佛民主行动党州秘书兼士姑来州议员陈泓宾于2021年4月14日发出的文告:
《全球抢疫苗上演“饥饿游戏”,政府应提高价格抢购疫苗》
面对全球抢疫苗上演“饥饿游戏”,我呼吁国盟政府应及早应对,并与疫苗厂进行谈判,甚至有必要的话提高价格抢购疫苗。
日前凯里指富国大量购买了大量疫苗,马来西亚只能轮候,凯里也表示等到6月疫苗所获得的总量才能满足目前的疫苗登记量。
截至4月14日,总共约有869万人登记,接种人数也上探到105万人,然而凯里指目前我国仅获得约100万剂,那么是否也意味着目前我国已经吗,没有疫苗施打?
如果我国已经没有疫苗施打,政府如今又宣布进入疫苗的第二阶段,甚至叫民众注意MySejahtera通知或信息,是否意味着政府正在给人民 “假希望”?
其实富国抢疫苗凯里也不是第一天知道,世界卫生组织早在1月已经发出警告,95%的疫苗都集中在少数的10个国家,其他国家仅能被分配少数的疫苗。
欧盟、英国和美国这些主要生产疫苗的地区都也面对疫苗短缺的危机,甚至祭出出口禁令,禁止往海外运输已生产的疫苗或原材料。
如今的冠病疫苗量也仅足够给全球约5%人口接种,彭博社也指出收入最高国家的疫苗接种速度比收入最低的国家快达25倍。
因此,疫苗接种慢不应该现在才来吐苦水,其实更应该早做准备,为什么新加坡的每日的接种量可以提高至每日4万余剂,马来西亚却滑落至每日2万余剂?
马来西亚疫情正在延烧,每日的确诊数还维持在4位数的水平,感染群也在不断增加。
旅游业和消费市场都在等待冠病疫苗的大规模施打,外国投资也看马来西亚政府对于疫苗施打和疫情的控制能力以决定要不要来我国投资,缓慢的疫苗施打速度将严重阻碍国家经济复苏,更阻碍马来西亚与外国在谈判疫苗护照和绿色通道时的定位。
我国政府受促及早应对,与疫苗厂商谈判加速出货,甚至财政部也需要加大对购买疫苗的拨款,确保我国能够及早获得疫苗,成为疫情后经济复苏的龙头国家之一。
图:陈泓宾(右)派发口罩给皇后巴刹商家。
4亿5000万令吉派发电子红包 陈泓宾呼吁民众把握机会
柔佛士姑来州议员陈泓宾于2020年1月15日发出的文告:
中央政府于1月15日至3月14日推出30令吉数码红包,鼓励大家使用电子钱包,柔佛士姑来州议员陈泓宾呼吁大家趁机把握机会,一同迈向数码社群,享受科技带来的便利,节省社会成本。
这项措施将耗资4亿5000万令吉,乃财政部2020年财政预算案的计划,执行单位为国库控股。
国库控股也已经委任一触即通电子钱包(Touch ‘n Go eWallet)、Boost和GrabPay为三家指定计划电子钱包供应商,因此民众可以向以上属意的电子钱包供应商,申请领取数码红包,申请程序预计须要5个工作天。
国家银行从2011年起一直努力推动无现金支付,国家银行在推动无限金支付曾经做出2波努力。第一波努力在于推动银行线上支付和转账以代替支。经过6年的努力,直到2018年,大马的支票交易量已減少逾50%,從2011年的2亿零490万宗交易,降至2018年的1亿零140万宗,而电子转账也已经增长了2.8倍。
国家银行的第二波努力在于使用借记卡(Debit Card) 代替现金。经过6年的大面积推广,借记卡的交易量已经从2011年的2千510万令吉增长到2017年1亿6千230万令吉。如今马来西亚2千400万的成年用户中,已有一半1千200万都拥有线上转账活动。
往数码化社会转型
因此,国家银行第三波的努力便是推动更低成本的二维码(QR code)电子钱包来针对剩余的一半,1千200万的用户,打造马来西亚成为无现金社会。
虽然通过如此多的努力,根据国家银行统计,大马人至今使用现金交易仍然高达80%;不过无现金交易每年也超过十亿令吉,可见无现金交易还有巨大的进步空间。
因此,政府拨款鼓励大众使用电子钱包可谓是及时雨,不仅能带给普通用户便利,同时也带动小商家往数码化的方向转型。
陈泓宾表示:“我呼吁大家享用电子红包的便利,电子钱包也时常会推出各种优惠,让大家不仅能更便利地进行交易,同时也能更加精明节省地消费。”
同时,电子钱包的使用将可以让大家不必要带太多现金出门,也可因此更能保障自身安全。
国盟减少母语教育拨款 荒废华社60年的努力
柔佛民主行动党州秘书兼士姑来州议员陈泓宾于2020年11月26日发出的文告:
国盟政府在2021年中减少母语教育拨款,恰恰证明国盟正在走回头路,荒废华社60年以来所争取的努力。
虽然华小的拨款看似有所增加2407万令吉,然而希盟时代所宣布的5000万令吉拨款仅是让半津华小受惠,而全津华小将一同纳入3亿令吉的政府学校里头。
华小体系由于受过去国阵体制所限制,因此难以增建,只能进行搬迁,这也造就了城市区出现大量的超大型华小。
根据教总的数据指出,学生人数多于150人的华小共有700间 (53.98%),多于1050人的华小更占据全国华小共有135间。
如果根据学生数量进行比较,国小每1万个学生分配得约602令吉,然而华小每1万个学生仅分配得71令吉,而淡小每1万个学生也仅分配得27令吉。
因此,中大型华小由于人数较多更应该获得更多资金运作,然而将母语教育拨款根据学校数量来进行计算看似公平,实际上却是更不公平的体现。
从现实面来说,城市内的大型华小几乎年年爆满,甚至一些班级的学生人数更超过教育部的标准,一班高达40人以上!面对这种难题,希盟政府上任后每年拨出2000万推动增建或搬迁华小,以解决城市区人数爆满的问题,然而国盟政府的协助却是零。
虽然有些全津华小投诉难以申请政府资助学校的拨款,然而希盟在维护母语教育的努力上也不遗余力,更带头牵线让全津华小在2019年获得2000万令吉的公益金援助,同时政府更增加1200万的水电排污费支出,以减轻华小的负担。
希盟政府对于母语教育可谓尽心尽力,同时透明化和准时拨款,反接下来就等看国盟政府是否能达到希盟所制定的高标准,还是走向倒退!
华社经过 60 年的努力,好不容易在上届大选以选票终结把种族政治玩得炉火纯青的国阵,为华教打开前所未见的新局面,然而这一切的努力随着喜来登政变而烟消云散,维护母语教育的任务依然任重而道远。
陈泓宾促高风险群部长 承担社会责任自行隔离
士姑来区州议员兼行动党柔佛州秘书陈泓宾于2020年10月7日(星期三)发表的文告:
任何曾到访高风险地区的人士,无论首次检验结果如何,都应在家完成14天的自愿性居家隔离。
2020年10月5日,我国新冠肺炎的确诊病例竟然单日突破400宗,打破了过去数个月的记录,今天甚至达到691宗确诊病例。
我们可以看到,沙巴州选前后,新冠肺炎的疫情似乎一发不可收拾,在这之前,我国单日确诊人数最多是277宗,但本月6日竟然达到691宗确诊病例,这是令人震惊的增幅,大家都在人人自危的状态。
这几天,我们不难发现,一些曾前往沙巴的国人,在州选前往助选的政党工作人员,政治领袖,议员等陆续确诊。
本月5日,甚至出现首相暑部长确诊的个案,这也导致与他一同出席会议的首相,内阁部长,总警长都必须进行隔离。有关部长甚至在确诊前,曾经到访5个州,接触的人数难以估计,情况实在令人担心。
身为“高风险群”的部长,政党领袖,国州议员从高风险地区回来后,理应自动已发的进行隔离,虽然这并没有明文规定,但却是我们共同的社会责任。在过去的几个月,站在前线的医疗人员致力压平疫情的水平线,让我国的疫情数据处于低水平,每日的确诊人数都维持在个位数或双位数,这是他们努力的成果,所以我呼吁大家,任何人士一旦从高风险地区回来,都应该进行为期14天的自愿隔离,别辜负了前线人员的艰辛付出。
我必须重申,虽然行动管制令能控制疫情,但如果马来西亚再一次经历行动管制令,国家的经济将会遭遇重创,我国如果被迫再落实行动管制令,后果会非常严重。无论如何,国民的健康和安全,都应该是政府的首要考量。
陈泓宾谨启
提高VTL配额至每日1万人 让十万游子安全返乡过年
柔佛士姑来州议员陈泓宾(行动党)于2022年1月19日在新山发出的文告:
1. 迎接农历新年进入倒数13天,然而期盼在阔别两年后终于得以返乡团聚的旅新游子们,如今却感到无比的焦虑和失望。早前政府透露,马新疫苗接种者旅游走廊(VTL)配额在1月21日后将减半,预计每天通过陆路只有少过1千人次。这意味着30万名在新加坡工作的马来西亚游子,只有极少数能够幸运地抢到VTL配额,回家过年。
2. 我呼吁卫生部长凯里和交通部长魏家祥拿出政治魄力,和新加坡政府磋商,将马新疫苗接种者旅游走廊(VTL)配额提高到至少每天1万人次。在坚守科学防疫措施之下,两国政府应该尽全力让更多游子能安全返乡,回家过年。
3. 尽管面临全球OMICRON病毒蔓延的冲击,马新两国过去一个月的疫情渐趋平稳,每日新增确诊人数没有失控(见图一和图二);加护病房和死亡人数也维持稳定。此外,两国的疫苗接种人数皆已超出80%人口(见图三)。经历两年的新冠疫情后,全球各国对于边境管制的防疫措施因科学数据的累积,已经做出多次调整。马新两国政府对VTL入境的的所有人士严格的冠病检测要求,我全力支持。据我所知,尽管冠病检测的费用不低,然而许多已经两年没有机会和家人团聚的游子,还是愿意付出金钱上的代价。
财长动用国家信托基金50亿 陈泓宾抨不符透明施政原则
柔佛民主行动党州秘书兼士姑来州议员陈泓宾于2021年4月27日发出的文告:
财政部长东姑赛夫鲁动用紧急法令修订法典,授权政府利用国家信托基金50亿令吉来购买疫苗和相关支出,塞夫鲁的举动极度不合理,也不符合透明施政的原则。
赛夫鲁去年在财政预算案中宣布将拨款30亿用于全国疫苗接种用途,其中包括20亿5000万令吉购买疫苗,剩下的10亿令吉是作为运送和储存的开支。
当时赛夫鲁在宣布财政预算案时,也没有告诉国会议员30亿的资金竟然是来自国家信托基金,如今却说那30亿不涵盖在财政预算案内,请问这符合诚信原则吗?
如今全国疫苗协调部长凯里指购买疫苗的开支增至30亿,同时追加20亿用于疫苗接种中心的费用和医护人员的津贴。
政府与其追加拨款,人民更想知道政府怎么使用财政预算案的30亿,更想知道平均一个接种中心需要耗费多少拨款。
人民是纳税者,有权力知道自己所交的税怎么被使用,然而国会遭紧急状态冻结,民意代表也缺乏发声的管道监督政府。
事实上,遇到重大事情进行追加拨款是常事,只要符合程序透明的原则,经过国会辩论向民众交代,将增加全国疫苗接种计划的公信力,同时减少人们对于疫苗接种的担忧。
然而,国会和州议会的冻结,民众也缺乏知情权,这样完全不透明的施政,自然也让人难以信服国盟政府脆弱的执政和执行力。
图:陈泓宾(左)日前到巴刹派发口罩。
行动党捍卫多源流教育 国盟华教发展前景堪忧
柔佛士姑来州议员兼柔佛民主行动党秘书陈泓宾于2020年8月18日发出的文告:
沙巴京那巴当岸巫统国会议员邦莫达日前在指多源流教育是国民分裂的主因,令人担忧华教在国盟领导下难以发展,前景堪忧。
柔佛士姑来州议员陈泓宾表示,马来西亚作为多元民族、多元文化、多元种族、多元宗教信仰的国家,多元理应是我们的优势。
“然而,邦莫达为了自身的“国会出镜率”却挑起多源流教育课题,忘记了自己身在“风下之乡”沙巴本来就是一个存在多元种族和多元文化的州属,沙巴人的中庸也可以称为全马的模范。
陈泓宾指出,邦莫达绝对不是巫统第一个发表类似言论的政治人物,更可悲的是其所代表的狭隘思维不断侵蚀马来西亚多元国家的特性。
民主行动党一向来坚持捍卫多源流教育,并认为马来西亚需要成功,就必须百花齐放,让每个种族在保留自身文化和传统的同时,彼此融合塑造共同的马来西亚文化,打造马来西亚国族。
在希盟的时代,华教拨款大幅度增加,希盟也秉持制度化拨款原则,同年拨款同年发放,强调透明、开放的模式处理拨款,杜绝中饱私囊或干捞事件的发生。
希盟政府所提呈的2020年财政预算案,除了每年拨款2000万令吉增建华小,独中更史无前例在2020年财政预算案中获得拨款1500万令吉,半津贴华小获得5000万令吉,国民型中学也获得制度化拨款2000万令吉,加上以往提供给半津贴华小的5000万令吉常规特别拨款,财政预算案更提供额外的1200万令吉来支付水电及排污费用,希盟2020年财政预算对华教的拨款足足增加了6700万令吉!
随着国盟各政党在2月通过不道德的政变夺取政权,马华重新获得副教育部长名额,半津贴华小拨款却突然被“挪用”,排污费和建校拨款杳无音信,华教发展的前景蒙上重重阴影
陈泓宾呼吁大家坚守希望,切勿丧失斗志,行动党将坚守岗位,继续捍卫多源流教育,让多元教育和多元文化在马来西亚的土地散发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