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行动党在2008年的大选拿下槟城政权让不少人感到意外,但这一切却有迹可循,可从1986年与1990年的全国大选开始说起,也就是著名的「丹绒战役」。

当时,行动党经历1982年大选的打击后,林吉祥重新布署行动党的战略,把目标锁定在槟城并把重心移向槟城。把槟城视为突破口的战略,证明林吉祥的判断具有前瞻性,为往后执政槟城打下基础。

「丹绒一役」

于是在1986年的大选,林吉祥打出“丹绒战役”的旗号,率领的民主行动党,在槟城挑战由林苍佑领导的民政。

林吉祥身先士卒,在丹绒国会议席挑战民政党的许子根,期望此举能带动槟州政坛的改变之风,这便是著名的「丹绒一役」。

最后行动党成功在槟城掀起一阵旋风,林吉祥不仅大胜许子根,也拿下了甘榜哥南的州议席,可谓一箭双雕,更被视为政界的一场佳话。虽未能一鼓作气取得槟州政权,行动党却在槟州赢得10个州议席,是行动党在槟城取得有史以来最辉煌的成绩。这个成绩对民主行动党来说,是个不小的突破,并对往后的槟州行动党带来了正面的影响。

林吉祥在「丹绒一役」击败许子根。

行动党这次的主动出击,在全国选举的成绩上,也换来了不小的收获,相对于1982年的大胜,1986对国阵而言是相对艰辛的一场选战。

除了因为时值全球经济不景,国内也面对土著金融丑闻、华社合作社丑闻等事件,让人民丧失了过去对政府的信任。在国会议席方面,巫统在竞选的84席中赢得83席,其主要对手伊党竞选98国席仅赢得1席。马华公会仅赢得17席,民政党赢得5席;反之,行动党崛起,取得建党以来的最佳战绩,即24个国会议,37个州议席,成为国内最大的反对党。

「丹绒二役」

时间来到1990年大选,林吉祥开始思考「丹绒二役」。当时巫统本身也经历了一场空前的党争,这场党争导致由马哈迪成立的新巫统及东姑拉沙里成立的46精神党彼此对抗,当时的巫统实际上早已一分为二。

此外,政府的丑闻越来越多,包括茅草行动、三保山事件、南北大道等负面因素,为在野党结盟提供了一个契机。东姑拉沙里与国内的在野党,分别组成“伊斯兰团结阵线”(A PU )和“人民力量阵线”(人民阵线,Gagasan Rakyat)。

在1990年大选前还有一个重要的变化,前董总主席林晃升带领一群华教人士加入了行动党,林晃升之所以加入行动党是因为先前支持华教份子“打进国阵,纠正国阵”没有效果,只得易辙改弦,希望借助行动党的平台来鼓吹两线制。

两线制的论述获得不少共鸣,行动党在这次大选中几乎差一点执政槟州,林吉祥更在这场战役中战胜时任槟城首席部长敦林苍佑,可惜的是仍因3席之差,无法执政槟州,成为槟州最大的反对党,但「丹绒二役」成功让“两线制”在槟城找到生存的土壤。

虽然在野党阵营声势浩大,大力推动“两线制”和“改朝换代”的口号,但从全国选举成绩来看,国阵不但保住了执政权,更继续保持国会2/3的优势。在180个国会议席中,国阵赢得127席,比1986年的148席,少了21席。而在行动党方面,从1986年的24席,减至1990年的20席。

「丹绒三役」

1995年大选林吉祥想乘胜追击,矢言要“槟城变天”,但「丹绒三役」的成绩并不如同预期般让行动党扩张版图,反而是惨遭滑铁卢,行动党只能赢下一个州议席,成为林吉祥从政以来最惨痛的挫折。

从「丹绒一役」到「丹绒三役」不过是10年的光景,政治气候的改变让行动党从最高峰跌至谷底。然而,三场丹绒战役体现了林吉祥谋略上的果敢和勇气,他为了带领行动党走出1982年大选惨败的困顿,毅然移师槟城,更在选战中对阵皆为时任槟城首席部长的林苍佑和许子根,为了带动行动党选情上演“王对王”对决,从未偏安一隅。

此外,林吉祥在「丹绒一役」和「丹绒二役」的尝试与收获,也让行2008年政治海啸,行动党成功执政槟城。

2008年政治海啸,行动党成功执政槟城。

行动党看到执政槟城的可能,而“立足槟城再放眼全国”的战略思路,也是行动党在2008、2013和2018年期间扩张版图的基本路线。

可以说,林吉祥对于行动党在战略上的思考,可谓殚精竭力,能够在困境中给予大家方向和目标,并在选举中勇于尝试,对民主行动党的发展而言功不可没,也对马来西亚的民主进程有着巨大的贡献。

LEAVE A REPLY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