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行动党副秘书长兼柔佛州主席刘镇东发表文告:

全面津贴公共交通系统vs长期津贴汽油

国际原油价格上涨和利率上升,加上失败的交通政策,将加重我国的经济负担。

马来西亚过去40年左右的交通政策,基本上就是对私家车的高度依赖,如果有所谓的公共交通,通常是盲目推动的大型轨道交通工程。其结果是,政府大量津贴汽油,大部分城市近乎没有公共交通系统可言,处处堵车,也有很多无法拥有私人交通工具的国民在交通方面的需要不获满足。

2022年,我国的汽油、柴油及液化石油气津贴达到惊人的373亿令吉。在这个背景下,我们更迫切需要在全国各地建立高效、以巴士为主的公共交通系统。

马来西亚的注册车辆总计高达3300万辆。2020年的数据显示,马来西亚每1000人当中就有993.7辆交通工具。在东南亚国家中,我国仅次于每1000人就有997.8辆交通工具的汶莱。

我国几乎每位成年人都拥有自己的交通工具,可是移动能力不但没有提高,还要面对日益严重的交通阻塞问题,以及随之而来的水灾等气候变化挑战。

马来西亚畸形的交通系统带来三个主要的经济挑战。

第一,汽油津贴是一个无底洞。财政部长东姑扎夫鲁日前透露政府在2022年财政预算案原本拨款300亿令吉作为各种津贴的全额,但如今这个数目可能将飙涨至773亿令吉,其中单单汽油津贴就占了373亿令吉。相比2021年的132亿令吉和疫情前2019年的61亿令吉津贴,这无疑是惊人的增幅。

示意图

东姑扎夫鲁坦言,我国负荷不了如此巨额的津贴。但随着全国大选逼近,政府应该不会轻易削减汽油津贴,避免引起民怨。财长也释出了风声有意推出针对性汽油津贴。回顾2008年6月汽油价格暴涨时,政府推出一次性625令吉津贴时的失控操作,我相信政府对于要如何有效地实施针对性汽油津贴,仍然毫无头绪。

财政部长东姑扎夫鲁

第二,我国大部分的预算外债务(off-budget debts)可归咎各种公共交通建设工程。近十年来,我国推动许多造价高、投资大的交通工程,包括高速公路、市区铁路交通网络、双轨电动火车、还有东铁(ECRL)等大型建设。这些工程由政府属下的特殊项目机构(special purpose vehicles)出资。即使这些机构的财务不被正式纳入政府财政预算案中,它们是由政府出任担保,当这些机构无法偿还超额债务时,政府就必须承担这笔债务。

最新数据显示,政府为国家基建基金公司、国家基建公司、大马铁路衔接公司和南北大道公司一共担保1490亿令吉,或相当于联邦政府担保贷款的3004亿令吉中的49.6%。这些被担保债务,如国家基建基金公司和马来西亚国家基建公司的项目,若没有得到政府的财务支持,将无力偿还债务。

这些国有企业掌控大多数的交通建设工程,包括巴生谷捷运系统(MRT1, MRT2)、轻快铁(LRT3)、泛婆罗洲大道、南北大道,还有捷运、轻快铁、吉隆坡单轨列车以及各城市的巴士营运。

这些“大型玩具”建设工程最根本的问题在于他们还是没有办法解决“第一哩”和“最后一哩”的衔接问题。他们也没有覆盖巴生谷以外的地区,导致全国大部分地区依然非常依赖私家车。既然政府已经花那么大笔钱在这些“大型玩具”上,那政府更有义务让这些昂贵的公交设施运作更良好、提高它的商业可行性,或至少要让公共交通使用率高于现有的两成乘客量。

政府应该大量津贴公共交通,特别是全国各地的巴士服务。比起长期津贴汽油,津贴公交对财务负担和环境都更友善和可续。

自槟城在2008年率先提供免费巴士服务,各层级的政府也开始仿效并提出类似计划,可惜它们大多都没有妥善的规划和协调。例如,首相依斯迈沙比里最近就临时宣布免费乘搭巴生谷地区公共交通一个月的计划,而其涉及的1.55亿令吉成本由政府承担。

讽刺的是,政府同时也提议在巴生谷一带加建3条高速公路。这根本就是错误的思维。建造更多的高速公路,只会诱发更多的需求(supply-induced demand)。建造更多的高速公路和道路、只会导致路上有更多汽车,并加剧城市地区的交通拥堵。

第三,汽车贷款是个人债务的一大部分。马来西亚国家银行截至今年4月的数据显示,单单车贷和房贷就占了银行所批准的贷款中的43%。贷款者持续偿还车贷供一个不断在贬值的资产,属于“消费贷款”,但对银行而言却是高利润和简单了然的交易。

国家银行的报告也显示,在2021年的上半年,大约有七成的新银行贷款(信用卡除外)导向中高收入的借贷者,其中分别有四成和两成的新贷款是用来购买房子和汽车。马来西亚89%的家庭债务占GDP比例是区域内最高之一,接近泰国的90%,远超于新加坡的66%和印尼的10%。

马来西亚无法建立有效且运作良好的公共交通带来的代价是:一、国家必需承担巨额的汽油津贴;二、为“大型玩具”建设工程买单而累计下来的庞大公共债务;三、车贷推高家庭债务。

政策制定者和政治领袖需要认同,交通成本是马来西亚经济的核心挑战。然后,我们必须大胆跳出框架思考。

付钱让民众乘搭巴士的概念并非异想天开、以下三个因素可以说明政府为何应该津贴以巴士为主的公共交通系统,以鼓励民众乘搭公交。

第一,公共交通不太可能会产生盈利,因此政府必须承担大部分的费用。然而这将大大减少路上的私人交通工具、提高人民的移动性、省下汽油津贴和减少碳排放,对整体社会利多于弊。

第二,公共交通必须摆脱“大型玩具”建设工程,准时和高效的巴士服务是更好的公共交通选项。

第三,当越多人使用公交、公交更普遍的时候,汽车就会成为奢侈品而非必需品。要是能达到这个目标,汽油津贴就不会像现在一样非有不可。

交通是马来西亚经济中非常重要与迫切的一环。不改变政策上的错误,只会让经济继续受到牵制。

刘镇东

LEAVE A REPLY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