炸鸡连锁店閙“鸡”荒 政府政策使问题恶化

著名炸鸡连锁店KFC也没有鸡肉供应? 马来西亚国内食物供应以及物价飙升的问题日趋严重,特别是近来所发生的“鸡”荒。 这个问题非常严重,导致许多KFC分行都面对无炸鸡可卖的窘境。 依斯迈沙比利所领导的政府从去年开始便对鸡肉供应采取顶价控制措施,从一公斤9令吉50仙、到9令吉30仙、9令吉10仙,直到目前最新的8令吉90仙。 无可否认,采取顶价的控制措施能够避免物价在短期内飙升。但是,这个政策实施的时间越长,就会越对食物供应链以及农场业者的生产带来重大的影响。

彭亨华小校牌中文字消失 国阵马华甲胜选送大礼?

民主行动党甲市区国会议员邱培栋与亚沙区国会议员谢琪清于2021年11月27日在吉隆坡发表联合文告: 针对马华总会长魏家祥调侃,若行动党再度掌权华社权益将会不见一事,我们希望魏家祥先解释为何国阵一在甲州州选中大胜后,彭亨州即发生华小校牌只有国文和爪夷文一事,然后再来省思马华到底有没有资格调侃民主行动党。随着国阵刚刚在上个星期落幕的甲州州选中大胜后,不足一个星期的时间彭亨州即发生华小校牌的中文校名失踪一事,我们怀疑,这就是马华在内的执政联盟-国阵所送给华社的大礼。 马华在传出华小校牌的中文字失踪一事后,已经事隔超过24个小时没有任何一名成员做出回应,包括教育部副部长马汉顺也仅是透过彭亨董联会的口中传达讯息,至今还没有现身向华社做出解释。 更令人匪夷所思的是,魏家祥在27日的马华线上常年大会上,却没有针对上述事项作出任何的解释,甚至也非常罕见的没有在华社面前大发官威,反而却是炮打民主行动党,甚至形容民主行动党一旦继续执政,华社权益将会消失一事,显然是在转移华社,甚至是马华党员对这起事件的关注与视线。

政府允发马出售疫苗 邱培栋抨击发灾难财

民主行动党甲市区国会议员邱培栋文告: 正当我国仍有过半人民正面对疫苗供应缓慢时,我国政府日前却宣布,准许发马公司出售1400万剂科兴(Sinovac)疫苗给私人界,此举犹如是在协助某方发灾难财! 他说,我国人民目前有大部分人民仍在等候接种疫苗的预约,而一些州属例如马六甲也正面对疫苗供应不足,导致接种疫苗的速度缓慢,也可能因此导致新冠肺炎疫情难以在短时间内透过社区免疫计划而受控制。 他说,政府日前透露,冠病疫苗供应特别委员会(JKJAV)日前批准发马公司出售疫苗给私人公司及有需要的州属的做法令人匪夷所思,也对该委员会主席凯里今年3月22日在国会召开解说会时,强调人民将获免费接种疫苗的说法背道而驰。 他说,目前市面上已陆续有私人医药领域推出疫苗接种的收费表,而收费价格不菲,从350令吉至400令吉之间都有,而且上述收费恐怕也将为贫困或面对失业问题的人民带来沉重的经济压力。 “目前我国人民因新冠肺炎疫情而面对着失业和收入不稳定的问题,如今政府准许发马公司出售疫苗的做法,显然政府已更注重着赚钱机会;此外,政府显然也忽略了国内还有过半的人口还在痴痴等待接种疫苗的预约和机会。” 邱培栋说,根据凯里在今年3月的说法,他当时强调,人民在疫苗接种计划下,是可以免费接种疫苗,而当时凯里也陆续宣布,政府将透过国内的各个医药领域(公共医药领域除外)为国人免费接种,而接种费用将由政府承担。 他说,如果政府准许发马公司出售疫苗给私人公司,后果将不堪设想,因为疫苗恐怕将遭有心人士垄断,或导致贫困人民无法在短时间内获得接种疫苗的机会。 “凯里也在今年6月宣称,指政府所采购的疫苗足以应付我国的130%人口,但为何目前政府却表示采购的疫苗已提早完成移交,私人公司及州属必须向发马公司采购疫苗来应付需求?” 邱培栋说,政府及冠病疫苗供应特别委员会也必须解释,政府所采购的辉瑞(Pfizer)疫苗目前有多少已运抵我国和供人民接种。 “截至7月22日,我国有1940万人民已登记接种疫苗,但同时期也只有1120万人民接种至少第一剂疫苗,我促请凯里和政府解释,所采购和足以应付130%人口的疫苗到底用在哪里,而人民是否真的可以免费获得疫苗接种。” 他也建议政府取消发马公司售卖疫苗给私人公司和州属的做法,而应该透过以津贴方式征求私人医疗界加速疫苗接种工作, 或以公平方式分配所有的疫苗至所有州属。 “目前仍有9个州属包括马六甲的疫苗接种率低于50%的人口,我促请政府必须确保全民都享有免费接种疫苗的机会,然后才准许发马公司出售疫苗给私人公司。”

选委会主席辞职 选举改革胎死腹中

马六甲市区国会议员邱培栋表示,随着选委会主席阿兹哈已经证实辞职,由希盟大力推动的选举制度改革或将会胎死腹中,马来西亚重回旧路! 邱培栋表示,阿兹哈的辞职的确让人感到失望,因为选委会在他的领导之下,成功使人民重拾对选委会的信心,但是随着他的辞职,将让人民对选举改革的前景产生忧虑,但仍希望其他选委会成员能够坚定不移地进行选举改革。 他说,在希盟执政之后,我国选举制度已经有显著的改革,其中包括降低投票年龄至18岁、自动登记选民、改善残疾人士及老人投票站的便利、从选民册中删除34万8098名已故选民的名字,并委任中立的观察员在选举期间进行网上直播,让整个投票过程透明化。 “国盟政府目前并没有要进行选举改革的迹象,目前让人担心的是由希盟政府所成立的选举改革委员会(Electoral Reform Committee) (ERC) 的地位,该委员会旨在监督选举改革,并提出相关建议。” 他说,选举改革委员会的中期报告已经在2020年1月提呈给首相,完整报告预计将会在2020年8月呈交,如果现任首相慕尤丁有决心要进行选举改革,就必须公开有关报告。 也是选举国会特别遴选委员会(选举特委会)一员的邱培栋透露,该委员会在2019年10月于国会成立,但是由于新政府目前尚未发表保留该委员会的承诺,因此该委员会的地位仍不属于国会的一部分。 因此,邱培栋呼吁所有相关人士,包括政府、选委会、政党及公民社会必须全力支持选举制度的改革工作, 因为选举改革是全马来西亚人民所关心的议题, 而选举也是国家民主制度的核心。

政府拨款独中“之后再说” 邱培栋:马汉顺逃避议题

对于副教育部长马汉顺指拨款独中抗疫“之后再说”,马六甲市区国会议员邱培栋炮轰马汉顺正在逃避独中拨款的议题。 因此,邱培栋今日发文告时要求马汉顺及马华清楚表态,究竟独中往后还能够获得中央政府的拨款? 他说,马汉顺有必要立即对外交代,是否独中往后还能够获得中央政府的拨款吗?因为如今新冠肺炎肆虐,许多独中入不敷出,倘若中央政府没有给予拨款,那独中的经费该何去何从? “国防部长依斯迈沙比利也说过,私立学校不应收费,这只会让独中更辛苦,所以中央政府更应该拨款,而且还要增加数额,比希望联盟的1500万令吉还要多,对此马汉顺必须立即交代,倘若独中没有拨款,校方就必须立即采取应对方案,否则全国的独中运作将会大受影响。” 他也质问马华,为何拉曼拨款课题上那么积极处理,独中拨款却需要等疫情过后? 邱培栋说,希盟政府在2020 年财政预算案给予华教的拨款比起前朝增加了6700 万令吉,其中全国62所独中共获得1500万令吉,比2019年的1200万令吉增加了300万令吉。 “希盟政府在2019年开始将独中拨款列入国家发展开销,马汉顺只需要继续将前朝做出的决定带返部门会议,然后要求部长将其提呈至财政部即可,相信以国盟政府在短时间内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委任国会议员担任官联公司职要的办事效率,这点应该不成问题。” 他强调, 独中从独立以来一直都是独立运作,财务状况一直都是华社的隐忧,马华自称作为一个负责任的政党,拯救国家为旗号,相信照顾独中是责无旁贷。  

政府应客观评估土著股权政策 是否可消除贫困和种族不平等

甲市区国会议员邱培栋3/10/2021 文告: 在过去一周,货运代理公司需有51%土著股权的政策令大家议论纷纷,引起了民间极大的关注。 如果要追根究底,这个政策对过去数十年辛辛苦苦经营的货运代理公司不公平。 财政部长赛夫鲁随后宣布把这政策的执行展延至2022年杪,以审查有关的规定,让人深感欢迎。但是这个宣布并没有解决问题,因为不久的将来我们仍需面对它,因此政府需要更广泛地评估及解决这个问题。 土著股权要求在马来西亚并非新鲜事,它在马来西亚的政治经济发展中一直都存在着,源头可要追溯到1971年所推出的1971 年新经济政策(NEP)中的第2个目标,即加速马来西亚社会的重组,纠正经济失衡,以达到各种族之间的经济平衡。

马来西亚新闻自由排名暴跌,突显国盟无能独裁!

国盟执政短短的一年,马来西亚新闻自由打回原形,从原本的101暴跌至119,跌幅是全球各个国家内最严重,显然国盟真的是再让我国的民主改革再度倒退! 希盟执政时期,希盟透过修改和纠正多项法案,让我国的新闻自由从国阵执政时期的全球排名145,在2019年开始逐迅速升至123,再到2020年升至101,这证明了希盟政府是注重新闻和言论自由的执政联盟。 在希盟执政时期,希盟政府也透过修改多项与媒体有关的法案,例如《2018年反假新闻法令》以及《1971年大专法令》,让当时国内的媒体从业员、非政府组织等相关单位恢复信心,也恢复了社会对媒体的信心。 昨天无国界记者组织的文告发布之后,我与一众同僚都对希盟政府当时的用心和努力毁于一旦感到难过,更对国盟政府屡次以铁腕来阻吓、对付新闻工作者和媒体业感到愤怒。 自从国盟夺权之后,国内就先后多次出现媒体业遭国盟政府强势打压或对付的事件,如今年2月份,网络媒体《今日大马》因网民的留言而遭政府起诉指责藐视法庭和遭罚款50万令吉,及被标榜捏造疫情而遭驱逐的半岛电视台记者和受访者一事,上述事件皆被国内外人士的关注,更因此让媒体业者感到无比的愤怒,视上述事件为政府打压媒体新闻自由和言论自由的动作之一。 对于我国新闻自由暴跌一事,我促请在国盟政府停止对媒体的打压,同时也应延续希盟执政时期所做出的努力,还我国的新闻和言论自由应有的空间。 邱培栋 马六甲市区国会议员 民主行动党全国副组织秘书

展延18岁投票引广泛批评 邱培栋促传召选委会解释

首相署属下机构特委会应针对18岁投票及自动选民登记展延一事传召选委会要求解释 选委会早前宣布展延降低投票年龄至18岁及自动选民登记的措施,引起了民间广泛的批评。 选委会的决定也似乎侮辱了神圣的国会殿堂,因为朝野政党在20个月前一致通过了这项富有历史性的宪法修正案。 这事件也凸显了选委会的另一个主要问题,即缺乏问责制度及透明化。 在选委会的官方声明中,他们把延迟这项政策的原因归咎为新冠肺炎疫情,但却没有提供任何细节,包括交代过去20个月中选委会在筹备18岁投票以及自动选民登记的工作和进度。 选委会声称他们已经和政党进行了磋商,但这不是事实,因为我可以确认选委会从未针对18岁投票和自动选民登记的问题与行动党进行任何的会议或商谈。 选委会是根据《联邦宪法》下所建立的独立机构,任务是要在选举中不偏不倚地进行其职责。 但是,根据目前的体系,选委会是附属于首相署,这也意味着选委会在财务和营运方面没有自主权。即使在国会中,国会议员向选委会所提出的问题也必须由首相署部长回答。 选委会似乎不需要直接向任何人或议会负责或交代。 行动党一路来都主张选委会必须由国会跨政党所组成的特别委员会负责及监督。我在希盟执政时期是当时国会所成立的选举特别遴选委员会成员之一。 选举特别遴选委员会能够针对18岁投票及自动选民登记的工作进展进行监督,很可惜的,这个委员已经被后来夺权上台的国盟政府取消了。 在早前的国会会议中,我也有向议长及政府抗议这一项决定,但他们的答复是选举事务都是由首相署新成立的首相署属下机构特别遴选委员会进行处理。 这种安排不是很妥当,而且也会有缺陷,因为首相署属下机构特别遴选委员会的管辖范围太广,无法有效地监督选委会,而议长和部长都没有听取我的建议。 现有的问题是选委会不必对国会进行负责或交代,因此我也借助依斯干达布特里国会议员林吉祥的呼吁,要求首相署属下机构特别遴选委员会传召选委会主席,以解释为什么选委会无法履行18岁投票以及自动选民登记的职责。 身为首相署属下机构特别遴选委员会一份子的我,将会致函议长及其他相关成员,要求委员会传召选委会进行解释。我也督促议长和其他委员会成员必须秉持着透明化及问责的制度,同意这一项建议。 邱培栋马六甲市区国会议员

凯鲁丁不应把选举种族隔离化 邱培栋呼吁成立独立选区划分委员会

我针对的是伊斯兰党中委凯鲁丁关于重新划分选区的声明。  他表示,3个马来政党-巫统、土团党以及伊斯兰党必须合作,在下届大选取得三分之二的多数优势。然后,这将让他们能够修宪,并增加马来选民占大多数的议席席位。 我对凯鲁丁相关言论感到震惊,因为身为一名资深政治人物及部长竟然会提出这样的要求,而他的建议具有以下几个的误导因素。  首先,选区划分的目的是为了适应选区上的地理以及人口变化。《联邦宪法》阐明了选区划分的明确原则,即确保选民的投票权平等(一人一票),并维护社区之间的联系。  这2个原则是重新划分选区的因素,而不是为了宗族和宗教信仰。 第二,任何新增议席的提议都应该考量州际分配不当以及民选代表是否有效地代表选民的权力。  我猜想,凯鲁丁提出增加马来选民占大多数的议席州属应该是针对伊斯兰党老树盘根的登嘉楼、吉兰丹以及吉打州。  实际上,这些州属在联邦级别的代表人数虽不足,但是仍不至于是最严重的州属,目前代表不足的前5个州属分别是雪兰莪、登嘉楼、马六甲、吉隆坡和吉打。  这也说明了州际的失衡问题已经超出了种族和宗教范围,因此凯鲁丁发表根据以种族来增加选举席位的建议是不可行。相反,它将会进一步使到我国的选举制度种族化,并分裂这个多元种族、宗教的社会。 第三,凯鲁丁应该知道,根据联邦宪法,选区划分工作是由选举委员会(SPR)所进行,它是一个独立的宪法机构,必须在不偏帮任何政党的情况下履行职务。 任何人,包括凯鲁丁在内的任何政府人员都不应该干预选举委员会的选区划分工作。 行动党呼吁政府能够成立一个独立选区划分委员会(IBC),以确保未来的选区划分工作能够独立及公正地举行。这个委员会将不附属于选委会以及行政部门的架构,它有最终权力来审查及批准选区划分的建议,而不受到任何政党或者首相的干预。 成立独立选区划分委员会的建议也是和民间社会以及选举改革委员会的建议是一致的。 我曾经发表一项声明,促请选举改革特别内阁委员会负责人阿兹敏阿里对外说明,国盟是否同意这项建议?但阿兹敏以及政府都没有回复这项生命。 身为伊斯兰党部长和领导人的凯鲁丁不应该进一步把我国的选举制度种族隔离化,他也应该说明本身是否建议成立独立选区划分委员会,以便可以独立及公正地进一步进行选区划分的工作。 邱培栋 马六甲市区国会议员

邱培栋呼吁解决跳槽文化 挽回大众对国家政治信心

马六甲市区国会议员邱培栋文告: 数天前,2名来自希望联盟的国会议员跳槽,转为支持慕尤丁及国盟政府。 这是一件人神共愤的消息,因为“喜来登政变”发生至今已有一年,但是我国仍然发生“青蛙跳槽”以及“政治象棋”的不良文化。 这种种事件也让马来西亚国民对马来西亚政治失去了信心。 这缺口已经打开了,相信如果没有采取任何行动,议员跳槽的事件在未来肯定还会重演,特别是随时即将到来的全国大选,我国政治也会因这不良文化而继续动荡不安。 有几项建议能够杜绝跳槽文化,其中包括制定法令禁止中选的人民代议士随意跳槽。在有关法令之下,任何跳槽的人民代议士必须辞职,并重新进行补选。 对,希盟执政时并没有制定有关法令,因为这涉及了修宪,而希盟的一些盟党或个人也不反对跳槽文化。 尽管如此,我仍对行动党有信心,我们必定会全力支持任何防止跳槽的议程,问题只是其他政党是否有准备和同意支持这项改变? 当然,普罗大众也有许多不同的建议,其中包括推行“罢免制度”,一旦相关议员失去支持,人民可通过选举来进行罢免。 “罢免制度”已经在许多国家和地区进行,其中包括台湾,高雄人民通过公投来罢免时任高雄市长。 当时多达97.40%,又或者93万9090名选民同意罢免,而反对的人数只占了2.6%,只有2万5051名选民。而时任市长韩国瑜也因此而下台,并举行选举来选出新市长。 “罢免制度”可在马来西亚执行,用来应对议员跳槽的文化,也给人民权力决定中选议员的命运,如果他们有违民意,就会被人民惩罚及拉下马。 马来西亚当务之急就必须解决跳槽文化,才能挽回大众对国家政治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