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大马女性“马来西亚日礼物” 13国会议员促首相介入国籍案

送给大马女性,和她们国外出生的孩子一份“马来西亚日礼物”。 高庭的标杆裁决,允许大马女性公民与外籍配偶所生的孩子,可自动获得大马国籍。 我们作为大马国会议员,吁请首相依斯迈沙比里能对他“大马一家”的精神坐言起行,马上指示总检察长对上述裁决撤回上诉。 不仅如此,首相还得确保内政部尊重和执行上述高庭的裁决。 沙比里 刚过的9月9日,吉隆坡高庭法官阿达尔在他作出判决时提及,“父亲”在联邦宪法第二附表中的“父亲”一词,必须等同于“母亲”的意思。

奋力协助拒绝遗弃 所有小生命都必须被重视

奋力协助 拒绝遗弃 所有小生命都必须被重视 弃婴是世间无奈且令人难过的悲剧之一。然而,自2015年至2018年短短三年之间,在马来西亚就发生了577宗弃婴事件;其中2019年1月至5月之间更创下新高,已发生了65宗弃婴事件。而这些65宗弃婴案例,有13宗弃婴事件发生在柔佛州、11宗发生在雪兰莪及7宗在吉隆坡。 弃婴之中,仅仅30%的婴儿还存活。 新政府无意去谴责造成弃婴事件的肇事者,法律不外乎人情,弃婴事件的发生大部分都是弱势群体自觉无法承担新生命的来临,也惶恐于茫茫未来,而狠下心肠将新生儿弃之不顾。 有鉴于此,马来西亚妇女、家庭及社会发展部与PLUS大道公司合作于2019年6月28日在龙溪R&R休息站推出各种宣传方案以减少弃婴事件的发生,包括提供热线帮助于有需要的人士,并进行辅导服务。 在妇女部副部长杨巧双的面子书上表示,相关宣传海报将会被张贴在每一扇公共厕所的门上,包括男女公厕于全国22个R&R休息站的范围内,以提供关爱热线(Talian Kasih):15999的资讯及强调母亲与新生儿的安全和健康问题。 PLUS大道每日平均有120万使用者;而弃婴事件经常发生在厕所中,因此将海报张贴在人流量频密的R&R休息站的公厕内。新政府相信能有效宣传相关资讯,令有需要的人勇敢面对并往正确的方向去寻求帮助,而非将新生儿一弃了之。 杨巧双副部长更表示为了防止类似的悲剧一而再地发生,她们并不会停留在这宣传阶段而已。杨巧双面子书贴文更表示“即使需要走进厕所去解决弃婴问题,她们也会去进行”。只因为每一个新生命都必须被重视,更值得被拯救,无论是任何种族。杨巧双在面子上直言,所谓的“新马来西亚”应该从这个角度去出发、去重塑,也就是跳脱限制的框框,不再冷漠拒绝,并与他人共同努力合作,以达成一个全新的马来西亚。   Embed from Getty Images

准妈妈及哺乳妈妈忧疫苗副作用 杨巧双促政府采取3项紧急措施

泗岩沫国会议员杨巧双于2021年5月19日针对准妈妈接种阿斯利康疫苗应采取的3项紧急措施发表的文告: 凯里较早前在记者会上指出根据最新发布的临床指南,目前不推荐孕妇接种科兴(Sinovac) 和阿斯利康 (AstraZeneca)。 鉴于许多准妈妈及哺乳妈妈们分享他们对接种疫苗的忧虑和考量,我欢迎更多的澄清。由于太迟才公布这项声明,导致许多已经接种阿斯利康(AZ)的妈妈们心生疑虑。阿斯利康疫苗自愿接种计划已于2021年5月5日开跑。然而这项声明却在两个星期后才公布。AZ妈妈们及婴儿接种阿斯利康疫苗后所带来的副作用暂时无人知晓,这绝对不能掉以轻心。 因此,我敦促政府应即刻采取以下的3项紧急措施: (a) 延长国家天灾管理机构所推行的新冠疫苗接种危害基金,以确保这些AZ 妈妈们(已于2021年5月5日至17日期间接种疫苗)在产生严重的副作用的情况下可以获得RM50,000至RM500,000 的赔偿。同样的,这项措施也应该采用于凯里尚未公布前却已经接种科兴(Sinovac)疫苗的准妈妈及正在哺乳的妈妈们。 (b) 立即提供相似的医疗安全跟进措施给即将接种第二剂的妈妈们;和 (c) 传达清楚的指示给所有的疫苗接种中心(PPVs)以确保所有前来接种的准妈妈及哺乳妈妈们事前了解当中的潜在风险。 国盟政府必须立刻停止他们一贯的“先执行,后计划”执政模式。他们不能以随意更改防疫标准作业程序的心态来看待接种疫苗的通知。这个疫情的持续肆虐已让很多孕妇及哺乳妈妈们承受着焦虑,接种一个不适合的疫苗只会雪上加霜,加剧他们的忧虑。这个疫情已经导致很多人失去生命。这必须是卫生部今天的首要考量。 杨巧双 泗岩沫区国会议员 前妇女、家庭及社会发展部副部长

杨巧双促简化申请家佣程序 采取双赢策略支援就业女性

泗岩沫国会议员杨巧双于2021年10月29日发表文告: 在后疫情时代帮助在职家庭把帮佣申请程序简单化 自从马来西亚于2020年3月实施无数个行管令以来,许多家庭深受影响,不得不调整日常生活的作息。学校与边境被迫关闭、雇主必须实施居家办公的标准作业程序。旅行计划也随之中断。许多年轻父母因得同时监督孩子上网课、煮饭、协调工作视频会议而陷入困境。数个帮佣合约更在这个紧要关头期满,边境关闭及庞大的代理费用导致雇主因此迟迟无法寻找新的帮佣。 示意图 在疫情的冲击下,很多外籍帮佣中介机构除了零收入,每个月无法支付薪水,因此吃不消而被迫结业。马来西亚私人人力资源中介公会指出,在落实行管令前,每月收到约5000份帮佣的入境申请。自落实行管令后,估计有约10,000至20,000户家庭苦等政府重开边境好让帮佣能重新获批准入境。这20,000户家庭同时也是因疫情陷入困境、在家里急需支援的马来西亚在职人士。

政府应助雇主承担薪金 保障申请产假员工饭碗

岩沫国会议员杨巧双于2022年9月9日发表文告: 2023年财政预算案:联邦政府在落实雇佣法令修正案的同时,也需缓冲对雇主造成的财务冲击 (cushion the financial impact)。 近日我受邀出席由马来西亚女性企业联络网协会(WENA)主办,汇聚不同领域的女性企业家的活动,在交流中她们纷纷分享了雇佣法令2022年修正案带来的影响和挑战。国会已于2022年3月21日通过1955年雇佣法令修正案,其中几项重要的修改包括将女性产假从60天增至98天,男性享有7天的陪产假,员工每周工作时间从48小时减少至45小时,及弹性工作安排。雇佣法令修正案原定于2022年9月1日生效,人力资源部长之后却宣布延迟至2023年1月1日才开始落实。纵然如此,政府更需关注修正案实施后带给雇主的直接冲击。根据投身在不同领域的女性企业家的反馈,只有68.1%对产假及陪产假有所知晓;78.7%的业主是女性并拥有年龄皆50岁以下的女性员工。这表示因修正案受影响的群体并非只有一小部分,大多数的她们更对此毫不知情。 虽然马来西亚已进入地方流行病阶段(endemic),然而这几项法律修改将增加雇主的负担,因为:-      努力挣扎求存,欲重新出发的雇主仍备受后疫情打击;-      同时落实最低薪金;-      物价上涨;-      雇主面临员工短缺,导致生产力受到影响 这些因素的同时冲击导致他们的生意面临严重的财务困境。联邦政府应与雇主们展开更广泛深入的面谈,尤其是中小型企业(SMEs)的女性业主及行业参与者,了解她们所面对的真实状况。    ...

托儿所拨款2450万遭挪用 杨巧双促妇女部物归原主

民主行动党泗岩沫国会议员杨巧双于2020年10月23日(星期五)发布媒体文告: 为前线人员设托儿所的拨款遭挪用 2018年7月进行的稽查显示,妇女、家庭及社会发展部(KPWKM) 发现全国541家政府机构,包括州政府机构没有设立职场托儿所。 希望联盟政府通过《2019年财政预算案》,拨款1000万令吉在政府机构计划设立50所职场托儿所,并成功在全国设立65所职场托儿所。 财政部在《2020年财政预算案》增加相关拨款至3000万令吉,比2019年的拨款多出三倍。然而,仅有550万令吉的相关拨款用于设立34所职场托儿所。 政府提升相关拨款至3000万令吉,理应可以在政府机构设立至少200所职场托儿所。但是,其余的2450万令吉拨款遭挪用至其它用途,即国家经济复苏计划(PENJANA),包括私人托儿所特别援助金。 事实上,仍有许多前线人员没有获得托儿福利,有些人被迫请假或将幼儿送往保姆家或私人托儿所照顾。由于前线人员没有固定工作的时间,他们必须付出更高的托儿费,所以设立职场托儿所的议题,对于前线人员非常重要,以确保马来西亚能有效抗疫。如果前线人员的家庭福利没有被照顾好,他们的职场表现将受影响。 因此,我呼吁妇女、家庭及社会发展部(KPWKM) 将《2020年财政预算案》的3000万令吉拨款物归原主,即为轮班执勤的前线人员,尤其是在医院、警局及政府机构设立更多职场托儿所,也必须成为《2021年财政预算案》的重点项目。 杨巧双

第二家园计划新条件门槛过高 杨巧双促新首相重新探讨

泗岩沫国会议员杨巧双于2021年9月3日发表文告:MM2H新条件:更改没有损坏的政策是非常愚昧的行动,马来西亚目前的现状更无法承担这责任。布城近日宣布重启马来西亚第二家园计划(MM2H)并列出新条件。这些新条件给目前签证持有者带来巨大的困扰。这严厉苛刻的新条件包括: 必须拥有至少100万令吉的定期存款及150万令吉的流动资产(之前是30-50万);每月收入至少为4万令吉(之前为1万令吉);必须在马来西亚居住至少90天。

行动党推出护理经济蓝图 吁各党正视人口老化问题

为了有效协助人民面对国家人口老化问题,并从人口老化危机中寻找转机及商机,民主行动党今日推出名为“SiagaJaga”的国家护理经济及高龄化社会筹备计划。 行动党政策局及大选宣言小组成员李存孝今日在全国党总部召开记者会说,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全国的65岁以上乐龄人口在2045年将增至17%,大马届时将成为老人国。 李存孝代表政策局主任兼亚庇区国会议员陈泓缣发言指出,一个有远见的政府必须正视人口老化所将带来的经济和社会挑战,例如护理需求激增,同时加重家庭负担。 示意图 他说,由于政策上的繁文缛节或疏漏,护理机构很难获得经营执照,造成有需要被看护的人士包括老年人、幼童或障友难以获得适当护理。 “有些家庭成员则被迫成为看护者,他们必须辞职照顾家人,无法继续发展事业,甚至失去经济收入。”

杨巧双:在不影响国民前提下 ⁠吁政府为强管区外籍居民接种

泗岩沫国会议员杨巧双于2021年7月2日发表文告: 吁请国盟政府为居住在加强行动管制令(EMCO)地区的居民们接种疫苗 在不影响本地公民接种疫苗需求的前提下,我敦促联邦政府勿在全国免疫计划下忽略社区内的外籍居民。 近日,由于甘榜双溪本查拉(Kampung Sungai Penchala)及甘榜泗岩沫达南(Kampung Segambut Dalam)等几个占有大部分外籍居民的地区受感染人数激增,需落实加强行动管制令。 若没有大马卡或护照将无法注册凯里部长推出的 MySejahtera 疫苗登记注册系统,联邦直辖区部长安努亚慕沙推动的流动疫苗计划也只开放给马来西亚人,外籍人士并不包含在内。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许多吉隆坡市内人口比较稠密的地区需落实加强行动管制令。 围上铁丝篱笆后,联邦政府即派遣前线人员前往实施加强行动管制令的地区为每一个居民进行检测以遏制疫情蔓延。 因此,当这些在加强行动管制令范围内的居民检测结果确定呈阴性后,政府应不论国籍立刻为这些居民进行疫苗接种。 既然卫生部已派遣前线人员在加强行动管制令地区驻守,那何不有效地运用现有的资源,同时也为该区居民接种疫苗,避免在将来又再次落实加强行动管制令。 在全国免疫计划下忽略非马来西亚公民将会让全国付出惨痛的代价。 如今已有甘榜双溪本查拉及甘榜泗岩沫达南作为前车之鉴,政府有必要吸取教训以避免全国越来越多地方实施加强行动管制令。 我们的国家无法再次承受因为疫苗不足而引发更多的社区感染病例。 病毒是不分肤色及国籍的,目前全国上下的当务之急就是确保每一位居住在这片土地的民众能健康及安全。我吁请政府立即安排调配疫苗卡车到甘榜泗岩沫达南等实施加强行动管制令的地区,才能尽早达致群体免疫的目标。 我们必须一起战胜疫情,打赢这一战! 杨巧双 泗岩沫国会议员

沙比里需优先考量儿童安康 杨巧双吁设立儿童专属部门

泗岩沫国会议员杨巧双于2021年8月22日发表文告: 依斯迈沙比里需设立儿童专属部门 依斯迈沙比里需以儿童的安康为优先考量。根据2020年马来西亚统计局的报告,在大部分的州属,儿童大约占总人口的30%,其中吉隆坡更以38.5%居榜首(几乎40%)。儿童是国家的未来主人翁,也是国家最大的资产,这等同于一个相当大的群体。然而,这场疫情却暴露了政府的体制完全无法保护儿童的问题。政府派发的食物篮里并没有包括婴儿及幼童所需的奶粉。更甚的是,国盟政府在抗疫超过一年后才意识到不幸因疫情沦为孤儿的儿童的需求。 示意图 挑战 - 在疫情爆发之前,马来西亚的儿童已面临多重挑战及侵害。虐待、性侵及抛弃儿童等都是普遍上马来西亚儿童所遭受的侵害。当希盟执政期间,我们集中全力解决与儿童有关的问题,因为我们晓得他们是最脆弱的群体 – 在无法保护自己的情况下他们被无情侵害。我们委任首任儿童事务专员、制定“儿童性侵者名单”审查系统、拨款近百万为公务员设立职场托儿所、为父母及托儿所业者推出有效的信息图、与谷歌合作在儿童视频投放儿童性骚扰醒觉广告、把关爱热线扩展WhatsApp提高检举虐童案的醒觉等,致力推动不同的方案以提升儿童保护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