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美盈:追加1万5000盏节能 LED路灯,照亮乡区路!
杨美盈宣布,能源部额外拨出1万5000盏LED路灯改善乡区基本设施,让乡镇发展更显著。
早在今年8月19日,能源部长杨美盈与乡区发展部长拿督斯里丽娜哈伦一同主持LED路灯亮灯仪式。从2019年至2020年,能源部通过奖掖监管机制(IBR),拨出1万盏LED路灯予乡区发展部以推广“乡村路灯计划” (Program Pemasangan Lampu Jalan Kampung )。
在“乡村路灯计划”下,乡区发展部(KPLB)将与国能(TNB)合作在乡村街道上安装节能LED灯。该项目计划在公共场所,如公共建筑,祈祷室,民众会堂和街道交叉口,在已有的杆子上安装新路灯。
除了照明功能,新路灯也是更加环保的选择。因为它的性能更加稳定,耐用,热量少,不具有毒性金属如汞。相较现有的路灯,新路灯不只耗能低,而且更加明亮。
此外,安装LED路灯也能减轻地方政府的维修费,因为LED灯的损坏率比一般路灯的损坏率较低。一般路灯的损坏率约百分之十五至百分之二十,新路灯的损坏率则只有百分之五。能源部也希望可以籍此减少公众对路灯损坏的投诉。
除了降低维修费,LED路灯不仅省电节能,还能为地方政府节省至少30至40%的电费。
由于“乡村路灯计划”获得热烈回响,乡区部所收到的路灯申请应接不暇。在两巾帼部长带领下,能源部长杨美盈决定额外拨出1万5000盏LED路灯来为乡村居民照亮前路,这绝对是希盟政府以民为本的表现。
客观比较各国疫苗接种率 杨美盈:我国落后贫穷国
客观比较各国疫苗接种率
我国的疫苗接种表现可以是个棘手问题。我们要跟谁比较?用什么模式比较?当然,政府会告诉你,将马来西亚与发达国家进行比较是不公平的,因为疫苗短缺是所有发展中国家普遍面对的问题。虽然这是事实,同时国际社继续施压那些囤积疫苗的发达国家也很重要,但也许导致马来西亚目前的低疫苗接种率的原因不单纯是因为发达国家的行为。
我依据 “Our World in Data (https://ourworldindata.org/coronavirus) 的数据准备了4张图表,以评估目前马来西亚的疫苗接种率。
i. 与各个大洲的平均值进行比较
ii. 与东南亚国家进行比较
iii. 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跟我国相近的国家进行比较;和
iv. 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低于我国的国家进行比较。
图iii 和图iv 的中所列举的国家是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人均GDP的排名。为了避免缺失性比较,我排除了人口少于500万的国家(因为人口少的国家更容易达到较高的疫苗接种率)。这两张图表清楚地说明,我国疫苗接种不仅落后于比我国富有的发达及发展中国家,甚至也落后于比我国贫穷的国家!因此,若完全以我国为低收入国来为疫苗接种率偏低来护航,这是无济于事的。事实上,我们甚至没有达到政府先前对疫苗供应的估计! (我在之前的帖子中对此进行了解释。)
现在,平心而论,我们是否还可以自满地说:“不用担心,我国的疫苗接种做得很好,而漠视反对声音?” 任何事情要进步,第一步是要认识到存在缺点,然后找出原因并向那些比我们做得更好的对象学习。我们迫切需要想方设法迎头赶上,以便我国可以在今年底达到政府定下的疫苗接种目标,看到隧道的尽头。
不,尽管在政治上我们处于对立,但我不希望看到政府在疫苗接种方面失败。事实上,整个马来西亚应团结起来,以确保“全国新冠肺炎免疫计划”成功。
杨美盈
80%确诊属无症状应大规模检测 政府受促以最佳经验科学化抗疫
2021年1月8日的发表的文告:
利用科学和最佳经验对抗新冠肺炎
昨日,马来西亚又刷新了新冠肺炎的确诊记录,新增确诊病例达3027宗。政府似乎已经失去了对第三波疫情的控制。我们的医疗系统处于崩溃的边缘。根据报道,前线医护人员都已经精疲力竭。讽刺的是,就在前一天晚上,身为执政党的巫统和土团党召开了中委会,讨论的不是疫情而是他们的政治生存。在国难当头时,他们必须停止政治谋斗。
我们坚信,政府必须听取医学专家的呼吁,开始进行大规模检测工作。首先要对所有高风险地区进行检查,尤其是外劳居住区、监狱和附近的社区等。根据国会答复,政府机构每天可进行近1万9489项的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简称PCR)检测。卫生部可进行1万6670项;国防部可进行2819项;私营部门可进行5万9485项。我们国家每天的总检测能力接近8万项PCR检测。
由于约80%的确诊病患都是无症状的,因此大规模检测变得十分重要。这能尽早隔离病患并防止病毒进一步扩散至其他社区。结合流行病学数据和人工智能能帮助我们得到风险排序法,尤其是有大型感染簇群的社区。例如,雪兰莪州政府官联公司Selcare已在爆发疫情的巴生工厂附近地区进行了一系列社区免费检测。
他们在巴生高阳苑进行了两次社区检测。第一次是2020年12月23日,915个检测中有63个呈阳性(60名确诊者是本地人;3名是外籍人士)。第二次是2021年1月3日,根据目前为止所完成的75%分析,即1021个样本中,有45个为阳性(33名本地人和12名外籍人士)。这代表4.4%的阳性率。请记住,世卫组织建议阳性率少于5%作为控制病毒在社区扩散的阈值。诚然,在所完成的八个社区检测中,其阳性率约为7%至25%。
确实,随着我们进行更多的测试,阳性病例的数量将持续增加。 但这不是我们当“鸵鸟”的时候。 我们必须正视它,找到所有社区中的确诊病患并将他们隔离!政府必须投入资源进行大规模检测,因为我们日后必须付出的人力和经济代价将远远超过现在进行大规模检测的成本。
另外,我们认为政府有必要对追踪系统进行彻查。根据报道,MySejahtera仅占了马来西亚的检测报告总数中的4%。这表明政府仍然主要依靠“人手”追踪,即询问各别确诊患者他们的亲密接触者并进行相应检测。这也显示政府没有充分(或根本没有)利用通过MySejahtera收集的数据并将其与政府系统中可用的数据以及其他公共数据(例如:社交媒体上的帖子和标签等)相结合做大数据分析,以开发一种更复杂的方法来追踪社区中的病患。
我们必须持续创新,不要对我们的早期抗疫成就感到自满。 目前为止,我国共累计12万5000宗确诊病例,超过515人死亡。我们已经超越了2019年疫情爆发的“震中”—中国。 我们必须采取预先和积极的行动,尤其是在雪兰莪、槟城和柔佛州防止工厂、工作场所和建筑工地爆发更多疫情,捍卫我们的绿区来减少确诊及死亡病患。
因此,我们呼吁政府更精明地部署并利用科学和公共卫生的最佳经验,以整体政府(whole of government)和“全民” (whole of society)的模式抵抗日益严重的第三波疫情。
YB祖基菲里医生(瓜拉雪兰莪国会议员;前卫生部长)
YB李文材医生( 务边国会议员;前副卫生部长)
YB杨美盈(峇吉里国会议员;前能源、科学、科技、气候变化及环境部长)
YB依斯纳莱莎慕丽娜 (古打毛律国会议员;前能源、科学、科技、气候变化及环境部副部长)
接种率何时达每日15万剂? 杨美盈促凯里讲清楚勿延误
峇吉里国会议员杨美盈于2021年5月30日(星期日)在柔佛峇吉里发表的文告:
凯里必须讲清楚在6月的哪天可实现每日15万剂疫苗接种率,这是最高的疫苗接种率还是平均疫苗接种率?
随着感染率的飙升,政府应该提高接种率至每日15万剂,并让全国私立和公立医院的医生参与其中。
政府应该简化新冠肺炎疫苗接种的注册和记录保存系统,而不是过度依赖MySejahtera和现有的管理系统。
1. 按照政府早前公布的疫苗供求估计曲线, 我国现在的累计接种应该达到约600万剂 (按照该估计,我国将在5月末获得累积疫苗的总数为800万剂,若疫苗使用率为八成,则我国现在应该已经完成接种约600万剂疫苗)。
2. 但是,截止2021年5月27日,我国只接种了270万剂疫苗 ,其中172万5364剂是首剂,另共有98万7012人完成接种两剂疫苗,分别占了63%和37%。换句话说,只有5.4%和3%的人口分别接种了第一剂疫苗及完成接种两剂疫苗。
3. 根据在第 (1) 点中提到的累计接种估计(600万剂)及第(2)点提到的首剂和次剂疫苗相同的分配比例(63%接种首剂,37%完成接种两剂),我国应该已达到12%人口接种首剂疫苗和7%人口完成接种两剂疫苗。
4. 疫苗接种进度缓慢的代价是什么?或许我们可以通过美国疫苗接种计划的案例了解疫苗接种与每日新增确诊的人数之间的关系(美国首剂和次剂疫苗的分配比例跟我国相似)。观察结果是,相比起目前的接种进度 (5.4%和3%人口分别接种首剂和次剂疫苗),倘若我们可以达到所预测的接种目标(即12%和7%人口分别接种首剂和次剂疫苗),我们将能够减少40%确诊人数。
5. 确实,我们不能直接将两国进行比较,毕竟存在其他因素包括人民生活作息。然而,可以肯定是,缓慢的接种进度将对单日新增确诊人数有极大影响 。
6. 单在5月份,超过1千人死于新冠肺炎。如果我国的疫苗接进度按照政府原定计划,这些人可以免于一死!还有很多人根本无需经历新冠肺炎带来的痛苦。确实,缓慢的疫苗接种造成不必要的死亡。
7. 因此,我想请负责疫苗事务的部长凯里说明,关于他声称政府将把疫苗接种率提高至每日15万剂。请问是在 6 月的上旬、中旬还是月底?这是因为延迟数周对数百名大马人来说可是生死攸关的问题。
8. 我也想知道每日15万剂接种率是最高每日接种率还是平均值?这是因为我发现,为了描绘比实际状况更美好的假象,政府倾向于在接种率较高的日子公布每日疫苗接种率,或使用“每日接种率达xxxx”的说辞,而不是给出七天的平均值。下图显示了大马五月份的每日疫苗接种率。请注意,部长总是选择在接种率较高的日子宣布每日疫苗接种率。
9. 因此,每日15万剂是最高接种率还是平均值,这将带来巨大差别。如果我们能够从2021年6月1日起至少达到平均每日15万剂接种率,我们将能在下个月底达到14%的首剂接种率和8%的次剂接种率。这将有助于减少新增确诊病例。
10. 实际上,在目前感染率飙升的情况下,我们的目标应该定在高于每天平均15万剂的接种率,并且让全国私人和公立的医生参与。实际上,除了需要特殊存储设备的辉瑞疫苗外,几乎所有的诊所都已经具备存储疫苗的基本设备。
11. 部长最近宣布,我国将在6月和7月获得近1600万剂疫苗,其中1200万是仅需要一般冷藏设备的科兴疫苗(Sinovac)。即使政府从2021年6月1日起达到平均每日15万剂疫苗接种率,若疫苗使用率达到80%,我国只需要大约1100万剂疫苗供应。换句话说,将有500万剂额外的疫苗可以分配给私立和公立诊所。
12. 最后,面对现实吧,耗费7000万令吉的MySejahtera应用程序和疫苗接种管理系统无法应付更高的疫苗接种率。即使以目前的疫苗接种效率来看,MySejahtera的预约时间安排也已经出现错误,而且热线也一直出现故障。
13. 此外,政府已将全国乐龄人士和合并症患者在第二阶段“全国新冠肺炎疫苗接种计划” 列为优先接种群体,但到目前为止,MySejahtera还未为许多已经注册的人安排接种日期,拨打热线时也经常中断。
14....
散播“柔女议员未婚生子”的假新闻 马华玩弄肮脏政治没品没格没底线
近日有新闻报道, 某柔州女议员遭人恶意中伤,以不点名的方式开贴文指她未婚先孕,甚至已在行动管制令期间产下宝宝。
吊诡的是,新闻报道中也指出,该名女议员在行动管制令期间依旧出席各种活动,因为有关说法根本没有可信度。
马华先有一名党员道听途说,散播假新闻;紧接着再有其他马华党员开贴继续误导,煽风点火、加油添醋。
当假新闻都可以变成新闻,我们不禁想问,政治的道德底线在哪?
我们也吁请媒体,不要推波助澜。
纵使新闻并没有指名道姓,可是不辩自明的假新闻依然不可取,更多的新闻曝光只会助长散播谣言者的气焰。我们希望媒体能够一起揭发假新闻并指责造谣者,而不是把证伪的责任放到被中伤者身上。
民主行动党柔佛州国州议员
张念群
杨美盈
黄书琪
颜碧贞
廖彩彤
“再循环使用拨款” 希盟政府新气象新作风
能源部长杨美盈在国会下议院为2020年财政预算案进行部门总结时,针对林茂区国会议员凯里质问政府为何完全没有准备任何拨款应对气候变化作出回应。
杨美盈提到,不是没有拨款予气候变化,而是能源部将2019年在开销中省下的1000万令吉,再循环使用,给予马来西亚绿色科技及气候变化中心(MGCC)以应对气候变化。
这种 “再循环使用拨款” 的做法也是希盟政府的新气象及作风。
“大马绿色科技及气候变化中心” (MGCC)是由首相敦马于2019年国际绿色工艺与生态产品展览与大会(IGEM 2019)中宣布成立。这是由大马绿色科技机构(MGTC)演变而来。由于这并非一个全新机构,所以并无动用政府额外拨款。这也符合政府精简公共部门人手、减少开支的理念。
同时,政府也将成立“全国气候变化行动理事会”以应对气候变化所带来的冲击。该理事会隶属“大马绿色科技及气候变化中心”,这个理事会的成立也符合希盟的竞选宣言。
除了1000万令吉的拨款外,能源部也将积极探讨如何善用全球环境基金(GEF)和绿色气候基金(GCF)等国际基金,并通过国际合作以及与私人公司的联合计划以推动我国气候变化的应对方案。
此外,杨美盈也在今年5月16日见证大马绿色科技公司(现为国家绿色科技及气候变化中心MGCC)与英国政府代表签署官方伙伴信函。在此计划下,大马将与英国国际气候基金(UK PACT)展开在气候变化领域与低碳倡议的合作长达四年,其中的合作包括探讨大马拟定气候变化法令的必要,提升政府对气候变化的专业性,以及在大马设立适用于我国的碳计算机。
避免柔佛沦陷为下一个巴生谷 联邦和柔政府应立即采取行动
柔佛峇克里国会议员杨美盈于2021年8月5日发表文告:
1. 前两张图显示了每日新增确诊病例和死亡人数呈令人担忧上升趋势—— 从 7 月中旬到现在增加了 150% 以上。
本月可否获400万剂疫苗? 杨美盈促政府交代供应问题
峇吉里国会议员杨美盈于2021年5月21日(星期五)在柔佛峇吉里发表的文告。
我国的疫苗供应是否达不到政府之前的预计?我们是否能在5月获得额外400万剂疫苗?
⻢来⻄亚人现在已经忍受了一个多星期的行动管制令(MCO3.0),而且每日新增确病例没有明显的改善迹象。我们开始在想,MCO3.0会否延⻓?更重要的是,我们什么时候才能看到隧道的尽头?确实,许多事情不在我们控制范围,例如新出现的变种毒株。但是,我们至少可以把其他事情如提高追踪、检测和隔离病患的效率与速度,以及更好地管理疫苗接种计划,以减少确诊和重症病例。
尽管疫苗不是灵丹妙药,但英国的疫苗接种计划清楚地表明疫苗正发挥作用,证明接种疫苗是解决危机的主要方法。 让我用数据举例说明。英国于2021年初开始展开疫 苗接种。年初时,第一剂疫苗的接种率低于3%,而完成了两剂疫苗的接种率则低于1%。截至目前,近 70%的英国人口至少已接种了第一剂疫苗,约40%的人口已经完 成了两剂疫苗的接种。结果,英国的新增确诊病例从2021年1月的每天6万宗下降至同年5月的每天2,000宗。在有效地展开疫苗接种计划的短短五个月内,英国的新增确诊病例下降超过 95%!
⻢来⻄亚于2021年2月24日启动 “国家新冠肺炎免疫计划” 。2021年4月14日,全国冠病疫苗接种计划协调部⻓凯里在其社交媒体上分享了来自新冠疫苗供应特别委员会(JKJAV)的疫苗供求估计曲线,如下图所示。
根据该特别委员会(JKJAV)的数据,截至昨天,⻢来⻄亚共有207万人接种了新冠 肺炎疫苗。假设疫苗的使用率为七成,则截至目前为止,我国已获得约295万剂疫苗。可是,若根据下图所示,我国应该在 5 月中旬获得共约 600 万剂疫苗(红色箭头)。请问我国的疫苗供应量是否低于之前的预计?
即使我们不追究已经逝去的月份,该图还显示我国将在5月获得额外400万剂疫苗。 五月已经过去了三分之二,考虑到加速疫苗接种的迫切性,我想请政府说明,我国可否在本月实现获得400万剂疫苗的目标标? 政府是否会设法弥补疫苗供应不足的问题?
政府不能将疫苗供应短缺的全部责任归咎于发达国家的行为。我们应该找更有效率的方法来做己所能及的事情。例如,发⻢公司(Pharmaniaga)在 2021年2月27接收了200公升科兴(Sinovac)疫苗原液做本地灌封,但第一批本地灌封的科兴疫苗 (29万480剂)仅在上周准备好分发。 从收到疫苗原液到分发给卫生部,这个过程 耗时超过十周。政府应审查这个程序,如果可以的话,应该(在不影响疫苗安全性的 情况)设法缩短疫苗原液注入小瓶包装的过程。
我们再次呼吁政府使用“全政府”和“全社会”的方法,以便我国能够实现所定下疫苗接种目标——即在今年10月获得相当于我国80%人口的疫苗供应量,以及在2022年2月完成80%人口的接种目标。不管是在野党执政州属、议员和私营企业,我们都不是政府的敌人,朝野之间仍有很多合作空间可被利用,以便我们可以共同努力,确保“国家新冠肺炎免疫计划”成功。
前朝8亿环境警报计划(EQMP)毫无作用!杨美盈:反贪会已调查,不排除提前终止合约
最近在柔佛州巴西古当污染事件和金金河事件,发现原有的预警系统毫无作用, 能源,科学,技术,环境和气候变化部(MESTECC)将检讨一项由前朝政府所批准的环境质量监测计划( Environmental Quality Monitoring Programme ,以下简称EQMP),而这项计划总值8亿4600万令吉!
EQMP是批给一间叫做Pakar Scieno TW 的公司,同时EQMP是联邦政府于2017年签署,并且是政府与私营公司签署的合作项目。
根据这项协议,Pakar Scieno TW私人有限公司能在2017年7月至2032年1月总计15年期间以超过8亿令吉的价格获得特许经营权。这也意味着,每年耗资约6千万令吉,每月500万令吉,或每天16万7千令吉,其中包括固定和可变费用。
能源,科学,技术,环境和气候变化部杨美盈表示,“该特许公司所收取的巨额费用几乎占了环境部年度预算的30%。”
反贪会着手调查
杨美盈表示,由于EQMP系统并没有针对3月金金河所发生的非法倾倒有毒废料以及其他环境事件提供预警讯息给执行单位,因此该部门就开始审查这个系统的性能和效率;另外在相关法律角度,部门也在商议提前终止这项计划的可能性。
这个本该是一个预警系统,可以立即提示和应对诸如雾霾、石油泄漏、工业灾难和非法倾倒有毒废物等环境污染事件。可是在金金河事件和最近巴西古当事件,它毫无作用!
此外,杨美盈获悉反贪会正在调查这个项目,并表示该部门将会全力配合及支持反贪会的调查行动。
烟霾袭马多日,新政府一直积极人工造雨【内有影片】
烟霾袭马多日
新政府一直积极人工造雨
马来西亚境内多日来被来自邻国的烟霾袭击,导致空气污染指数迟迟不下降且挥之不去。再加上进入旱季多日无雨,百姓更是苦不堪言。
有鉴于此,新政府也试图和印尼探讨一劳永逸的解决方案,甚至马来西亚能源、科学、科技、气候变化及环境部部长杨美盈也公开喊话:若是有必要,马来西亚随时可以伸出援手协助印尼解决林火。然而印尼公开否认烟霾来自印尼之后,我国政府也没有因此就松懈下来。反而是积极在关注烟霾的高危区域,准备在适合的天气进行人工造雨。
因此自9月12日开始,新政府就开始第一波的造雨行动,并选在最严重的砂拉越进行。当时杨美盈部长也在面子书上上载了一段影片,影片可以看到相关单位在砂拉越上空进行人工造雨的工作。
在9月16日(也就是马来西亚日假期当天),单位也进行了第二波的人工造雨行动,这次涉及的地区是布城、雪州及森州三个地区。
9月19日,配备着足够造雨材料的队伍再度升空,这次造雨的方向为雪州、霹雳以及槟岛。
9月20日,造雨大队再度把焦点放在砂拉越,而这次的造雨成果相当成功!砂拉越终于下起了滂沱大雨,让高居的空气污染指数稍微缓和。
这时候很多人可能会开始问:为什么不是每日造雨又或者是每个地区都造雨呢?这里就要科普一下,人工造雨其实是非常“靠天”的。简单来说人工造雨主要受到天气情况影响,只要是不符合人工造雨条件的天气就无法起飞造雨。更简单一点来说就是:要有足够的云才能造雨。
根据国家烟霾行动计划(Pelan Tindakan Jerebu Kebangsaan) 清楚列明烟霾程度及各单位责任。所以大马气象局,大马天灾管理局,以及皇家空军时时刻刻做好准备布云造雨。
政府也承诺,一旦天气合适(有足够的云),必会在需要地区出动军机造雨。
目前的造雨计划都成功为该地区造雨。政府当然也明白造雨只是缓兵之计,要解决跨境烟霾不能单靠我国政府的境内行动,需要更有效率区域合作才是对症下药。据此,环境部长杨美盈将联系东盟秘书长商议此事,希望东盟可以提供更有效率的行动方案。
目前新政府的态度是积极主动,绝不怠慢。过去在旧政府时期,烟霾来临却没有积极沟通、积极找寻解决方案的做法如今已经不在新政府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