臃肿的慕尤丁新内阁 浪费国家资源

柔州民主行动党州秘书兼士姑来州议员陈泓宾于2020年3月9日所发出的文告: 1. 针对慕尤丁所宣布的新内阁名单,其委任的官职数量远超过希盟政府和纳吉政府,仅次于2004年大胜的阿都拉政府,这样臃肿的内阁简直浪费国家资源,企图利用国家资源稳固自身政权。 2. 希盟政府的内阁仅有54个正副部长,其中只有27位部长和27位副部长。 3. 反观慕尤丁所主导的“后门联盟”中,包括自身在内共有70位正副部长,其中内阁拥有31位部长,而其中7个部门共有2位副部长,足足增加了15个官职。 4.国民联盟自称拥有114个国会议员支持,如果不包括上议员当官的7人,国会议员转换官职比率高达55%,超过一半支持“后门联盟”的国会议员都拥有行政官职,而希盟仅有41%左右的国会议员被委官职 。 5. 即使以前首相纳吉第二次改组内阁的阵容进行比较,国会议员的总数也只有60人,占国阵议员的45%。 6. 慕尤丁有必要向社会大众交代,为何他需要新增15个官职,而且7个部门还必须配置2个副部长? 7.我们不仅面对的是中美贸易战所带来的的全球经济不景气,同时也得面对新冠肺炎所带来的连锁经济影响,加上部分政客为了争权夺利发动政变,如今我国经济可谓时雪上加霜。 8. 面对国家经济如此艰难的状况,国家资源本应该使用以扶持市场,缓解市场的冲击,为何我们还需要那么多部长以管理只有3千200万人口的马来西亚? 9. 马来西亚人民希望看到一个正直、高效、诚信和廉洁的行政团队,然而这次的慕尤丁内阁委任却赤裸裸地以行政职务犒赏支持其政权的国会议员,以巩固其支持,照顾大马人民的福祉似乎不是这次慕尤丁内阁委任的目标。 10. 不管情势发展如何,民主行动党将一如既往,捍卫民主,坚守原则,为人民服务,为国家未来的憧憬而奋斗!

学校爆确诊导致出席率低 陈泓宾促教育部允许关校

柔佛州民主行动党州秘书兼士姑来州议员陈泓宾于2021年3月22日发出的文告: 《学生因有确诊出席率低, 教育部应允关校》 当学校发生确诊病例时,学生出席率低,教育部应采取更为灵活弹性的措施,将防疫与学子的教育进度取得平衡,甚至允许校方关闭学校,以让校方进行居家学习和网课等安排。 教育部高级部长莫哈末拉兹指出,教育部不会再大规模关闭学校,并指教育部与卫生部已经制定了相关的开课及停课的防疫标准作业程序,并非所有案例都需要关闭学校。 随着小学已经全年级复课,目前已经有多所小学爆发确诊案例,导致大众人心惶惶,家长多选择不让孩子上课,以策安全,结果也使出席率大幅下降50%至90%。 当一班上课的学生寥寥无几时,学校又有大量教师正在被居家隔离,请问这样的上课意义在哪里呢? 学生根据卫生部的指南属于高风险群体,同时也并非疫苗接种的对象,因此教育部在考量学生问题时并不应该将孩子想象成职场相对低风险的感染群,应严阵以待。 教育部做出决策时,也应该考量学生家长们的敏感,毕竟发生大规模自行停学,学生完全自行停学造成学业进度问题,受损失的还是学生。 教育部去年10月也已经发出通令,只要学校有人确诊,将关闭学校7天,以让卫生部做追踪管理和让校方有时间进行全校消毒工作,因此教育部在关校方面也并非没有经验。 因此,教育部应采取更为灵活弹性的措施,允许校方在考量出席率和卫生局等指标后停课,让校方有时间安排更妥当的措施,包括居家学习网课,至少让学生能够跟上课业进度,否则将是两头不到岸。 中学生将在4月复课,而中学生的社交范围也远比小学生更广,因此控制疫情的难度也将增加,因此教育部受促尽快更新标准作业程序,以应对未来可能发生的确诊突发状况! 同时,政府也应优先让更多教师接种疫苗,保障教师拥有一个安全上课的环境,减少复课带来的冠病风险。我也呼吁大众尽快登记疫苗接种,保护自己,保护他人。 图:士姑来州议员陈泓宾接受第二支新冠疫苗注射,完成两剂疫苗接种。

新的一年期待更多改革果实 陈泓宾:让柔佛人不后悔509当天的决定!

士姑来州议员兼柔佛州地方政府、科学及工艺委员会主席陈泓宾于2018年12月31日(星期一)发表的文告: 过去半年,我们兢兢业业,拟定好未来的改革方向,新的一年我们一起共同期待更多改革的果实落入民间,使人民真实受惠,让柔佛人不会后悔509当天的决定! 这是509改朝换代后第一个新年,因此别具意义。从之前只能在行政体系外监督到如今在行政体系内推动改革议程,到执政党行政议员,再融进政府行政体系,我们深知我们的责任就是纠正和改革过去的失误,并延续对人民有利的政策。 半年以来,我们深知人民对我们的期望,因此也不敢存有所谓“蜜月期”的心态,几乎每天都在兢兢业业,不敢辜负人民的期望,同时也必须向历史交代,让人民感受到选择在509大选中作出改变的决定是值得及正确的。 改革不是一朝一夕之事,尤其是已经被前朝僵化且腐蚀的体制。从与政府团队磨合,到政策制定和政策宣导,通过这半年的努力,我们希望未来的一年可以开始收割更多改革的果实,让人民能开始感受到换政府所带来的益处。 在地方政府层面,拟定地方政府透明化和电子化的改革议程,让地方政府更廉洁,更方便和更有效率。同时,倡拟成立柔佛州低碳委员会,以更有效率推动环保议程,实现低碳社会让柔佛可持续发展。 在科学及工艺层面,倡拟柔佛科学,技术和创新委员会,鼓励商家电子化,让本地商家升级,提升竞争力。同时,州政府明年也拨款25万提升中小学生和社会大众对于科学工艺的热忱,提升柔佛的竞争力。 我们深知过去60年,人民已不再相信前朝政府的执政体制,甚至是极度排斥。我们的责任就是重建人民对于政府的信任和人民对于国家的热忱。我们并不完美,但是我们持续努力,以匡正体制,重建国家。 同时,509改朝换代至今的半年,虽然还不完美,然而不能否认这次没有动荡的政权转移可谓是民主国家的典范,也是给予世界民主运动退潮的一个振奋剂。 308海啸前,马华的催票手段是“513幽灵”。如果不投国阵马华,513暴乱将会重演。509变天前,巫统的党国机关的催票手段是“巫统是马来人的保护伞”。如果马来人不投巫统,马来人的权益得不到保障,暴乱必然会发生。 然而,509的变天和509后半年的实践已经清楚证明了,暴乱没有发生,取而代之是一项又一项的改革开始实现。柔佛州州政府废除政党房屋固打制,兴建廉价房屋,10立方米免费水,赤贫群体医药卡,柔佛州乐龄人士保险计划等等,后续的改革依然可期。 最后,我依然坚信您手中509当天的一票决定着我们的未来,您手中的一票正在打造出更好的柔佛和新马来西亚。因此,我也希望所有柔佛人民给予更多耐心给新政府改革,成为柔佛州政府和中央政府的后盾,给予改革建议,理性辩论,让我们一起携手努力,打造更好的柔佛和新马来西亚。 祝愿大家新年快乐!

《马新应成立联合技术委员会 探讨短中长期的通关方案》

柔佛行动党州秘书兼士姑来区州议员陈泓宾于2020年11月24日(星期二)发出的文告: 马新政府应该成立联合技术委员会,探讨并简化防疫期间两国公民的通关程序,避免滞留新加坡的越堤族与家人分隔两地的情况,让他们能够重聚天伦。 随着新加坡政府正在收紧对马来西亚的边境管制,马来西亚政府需要尽快拟定马新两地通关的短、中、长期的方案,并与新加坡政府成立联合技术委员会,达致两国公民的双赢方案。 新加坡政府于2020年11月20日宣布收紧对马来西亚的边境管制,任何入境新加坡的马来西亚公民都需要在新加坡进行14天隔离,并只能在指定的隔离中心进行隔离,绿色通道的受惠者也不例外。 任何主权国家可以在维护本国公民利益的大前提下进行边境管制,这本来就无可厚非,然而新加坡这项决定将进一步限制马新两地的人流往来,也加重越堤族返马的负担。 自8月马新两地重启绿色通道以来,马来西亚外交部似乎没有进一步的动作保障越堤族的利益,而马新周期性通勤安排(PCA)只利惠拥有工作准证的越堤族,然而大马籍持有新加坡永久公民的越堤族却排除在外。 因此,马来西亚外交部和卫生部有必要规划短中长的的两地通关方案,并与新加坡政府成立联合技术委员会,滚动式地调整马新两地的通关政策,就两地的标准作业程序进行讨论。 短期来说,马来西亚政府可以仿效新加坡,在入境隔离的标准作业程序上对疫情低风险国家如新加坡、汶莱缩短隔离期至7天,减低马来西亚公民返国的负担,并与新加坡政府商讨将马来西亚籍拥有新加坡永久居留权的马来西亚籍公民纳入到绿色通道的受惠群体当中。 同时,新马两地政府成立的技术委员会可以根据马来西亚各地的疫情风险调整在马来西亚公民入境新加坡后的隔离期,而非一刀切地让所有马来西亚公民都进行14天隔离。 马新限制边境措施不仅影响的是经济层面,同时也让两地分离的亲属产生焦虑和思乡情绪。鉴于马新两地大量的通姻连接属性,从中期来看,马新两国可以探讨开放让异地工作的家人、伴侣或孩童纳入互惠绿色通道(RGL)的受惠行列,允许在检测下进行短暂互访,缓解两地骨肉分离的无奈和惆怅。 马新技术委员会也可探讨优先让那些在新加坡求学的我国学生、学生家长、监护人及教师恢复往来通勤,同时利惠在柔佛州求学的新加坡学生。 另外,技术委员会也可以探讨将马新周期性通勤安排(PCA)在对岸连续工作至少90天的条件改为30天,让更多越堤族能够在对岸连续工作30天后,能够返乡度假,然后再跨境工作。 长期来看,如果国际疫情还在延续,然而马新两地的疫情控制得宜,马新政府可以考虑让马新两地公民每日通勤,但需每14日进行检测,费用自行承担。这不仅能够大规模复苏新山的经济,也能缓解新加坡所面临的住房紧张的问题,同时也能减低骨肉分离两地分离带来的伤害,让他们能够重聚天伦。 在新加坡工作的马来西亚籍越堤族不下百万,而这群越堤族也并非由单一种族所构成,他们正在等待国盟联邦政府采取有效的行动解决他们的困难,而非看到政客“保住权位”的丑态。 因此,我呼吁国盟联邦政府需尽早制定短中长期的通关方案,好让将近100万名在新加坡工作的马来西亚籍越堤族能够受惠,也让两国能够在经济利益上和控制疫情上达致双赢。

疫情下更多女性退出职场 政府应保障妇女就业福利

柔佛民主行动党州秘书兼士姑来州议员陈泓宾于2021年3月8日发出的文告: 《国盟政府推动性别平等努力乏善可陈 应推出政策保障妇女就业和福利》 配合一年一度的国际三八妇女节,士姑来州议员陈泓宾和依斯干达公主城国会议员特别代表黄祥銮一行人前往士姑来多地分派玫瑰花,为女性送上祝福。 国盟政府在过去一年保障女性就业和推动性别平等议程的努力乏善可陈,因此呼吁国盟政府应趁国际妇女节反思过去的政策,应推出政策保障女性的就业和福利,推动性别平等。 今年国际妇女日的主题是“妇女领袖:在2019冠状病毒病世界中实现平等未来”,赞颂世界各地妇女和女童为塑造更平等的未来,并从2019冠状病毒病大流行中恢复而做出的巨大努力。 随着马来西亚去年也陷入疫情的泥沼,我国政府实行行动管制令,女性的失业率在2020年第二季度甚至比男性 (4.7%) 高出零点八个百分点 (5.5%)。 虽然随着行动管制令的各行各业恢复开放,女性失业率依然与男性相同(4.8%),然而经过一年的疫情考验,女性在2020年劳动参与率对比2019年的下降的幅度却比男性高出一倍! 这也意味着女性在疫情之下退出职场的比率远比男性高,而单亲妈妈等弱势女性也在疫情下面临收入减少的困境,这对性别平等和国家发展的前景都是一大考验。 世界银行于2019年9月进行的一项研究得出结论,如果消除马来西亚妇女的所有就业障碍并增加她们对我国经济的参与至60%,我国的人均收入可以增长26.2%。 然而,国盟政府这一年的妇女政策却是乏善可陈,除了瘦身成功的妇女部长和小叮当撒娇的父权主义宣传之外,并没有对妇女就业和家暴等问题进行政策的改良。 因此,国盟政府有必要参考希盟政府Women@Work政策,鼓励妇女重返职场,同时保障妇女在职场的就业福利。 赋予妇女发展权利,让妇女有机会发挥所长,消除妇女贫困,对于经济和社会发展至关重要,这也应该是政府必须贯彻始终的目标。

副部长回国可居家隔离 双重标准再惹民众不满

柔佛民主行动党州秘书兼士姑来州议员陈泓宾于2021年3月30日发出的文告: 《山达拉回国隔离双重标准,政府应允民众居家隔离》 联邦直辖区部副部长山达拉从纽西兰回国被允许居家隔离,而人民从类似低风险国家如新加坡回国却需要在酒店隔离,我呼吁政府重新考量回国隔离政策,允许从低冠病风险国家的民众居家隔离。 也是昔加末国会议员的拿督斯里山达拉,在纽西兰度假回来后仅需居家隔离,这引起民众的不满,为何政府在处理高官回国事上一再双重标准? 这已经不是第一次双重标准,卫生部之前将政府高官出国访问的隔离期缩短至3天,如今又再爆发山达拉度假回国只需居家隔离,令人疑惑政府是否根据公共卫生的科学防疫手段做出隔离决策。 在防范冠病传播风险上,人民最需要的是政府依据科学专业做出决策,而非看人的地位做出决策,并且对政策朝令夕改,让人民无所适从。 其实,众多国家对于低冠病风险国家都有不同的隔离政策,并设置“绿色国家”清单,允许从绿色国家返国的民众接受较低标准的隔离政策。 事实上,新加坡、汶莱、中国等国家的社区确诊病例非常低,多天都是零确诊,这些国家的感染冠病的风险都非常低,从这类国家回国的民众理应享有更低的隔离标准,包括居家隔离。 况且,如今政府也已经允许居家隔离的患者佩戴追踪器,其实这已经大大降低冠病传染风险,同时也能让民众省下大笔的隔离费用。 同时,政府也受促针对已经接受施打疫苗的民众缩短隔离天数,并设定退场机制,为日后与这些低风险国家包括新加坡能够每日往返做出政策铺路。 我也呼吁国盟政府尽快设置绿色清单,并进行定期评估和滚动式的调整,让这些从低冠病风险回国的民众能够居家隔离,甚至允许缩短隔离天数,并在隔离结束时接受冠病检测,确保在能够在控制输入型确诊风险与民众的经济负担上取得平衡。 图:士姑来州议员陈泓宾向穷困家庭派发食物援助。

陈泓宾提特别动议:柔政府需确保每月至少获150万剂疫苗

柔佛士姑来州议员陈泓宾于2021年7月30日发出的文告: 我在柔佛州议会召开前的14天提呈州议会特别动议,并获得北干那那州议员杨敦祥附议,要求柔佛州政府确保柔佛州获得至少每个月获得150万剂新冠疫苗供应,直到达到群体免疫目标为止。 根据统计局数据,柔佛拥有378万人口,其中18岁以上的人口大约为271万人,如果需要达到70%群体免疫,柔佛所有成年人口都必须接种疫苗。 目前柔佛共接种了1,039,924第一剂疫苗,第二剂疫苗也接种了422,633剂,总共接种了1,462,557剂疫苗。 然而,需要接种271万成年人口意味着至少需要542万剂疫苗,这也意味着目前柔佛的疫苗缺口至少高达396万剂。 示意图

陈泓宾促柔政府动用储备金 协助中下阶层度过疫情难关

柔佛士姑来州议员陈泓宾于2021年9月6日在柔佛州议会发出的文告: 1. 政府的目标不应该是为了制造盈利,而是应该协助民众度过疫情困境的难关。 2. 即使在赤字预算的情况下,政府也应大开水喉,包括柔佛州政府和地方政府应动用部分储备金,协助中下阶层度过疫情难关,最重要是钱要花在刀口上。 示意图 3. 今日在州议会的问答环节中,我向掌管地方政府的州行政议员阿育贾米尔询问,地方政府是否有准备动用更多储备金对中下阶层提供更多援助,然而州行政议员的回答却是不是所有地方政府都有充足的储备金,因此地方政府无法给予产业税和营业执照费的折扣。

民众指接种两剂AZ仅隔21天 陈泓宾:疑系统疏漏应速修正

柔佛士姑来州议员陈泓宾于2021年6月14日发出的文告: 《又是预约系统疏漏? 接种两剂AZ阿斯利康间隔仅21天,降低免疫有效性》 这个周末,我陆续接到民众的投诉,指接种两剂阿斯利康 (Astra Zeneca) 疫苗的间隔时间只有21天,这不符合世界卫生组织(WHO)的规范。我呼吁政府立刻修正问题,避免民众担忧。 陈先生*,69岁,是来自峇株巴辖退休的公务员。他在6月7日前往新山的会展中心(PERSADA)接种第一剂阿斯利康疫苗。数天后,他在新冠疫苗供应特别委员会(JKJAV)的官网进行查询,愕然发现第二剂疫苗接种的时间已经定在6月28日,两剂疫苗的间隔仅有21天。然而,陈先生的MySejahtera应用程序并没有显示任何第二剂疫苗的接种日期和时间。(*译名) 我收到多个类似的投诉(见图二和图三),都是来自从6月7日起在新山PERSADA接种疫苗的公众。难道政府耗费巨资打造的预约系统又再出现漏洞?陈先生是否应该在6月28日去接受第二剂疫苗接种? 全世界对于两剂AZ疫苗的接种间隔时间已经有明确规范,以设定在最低4周(28天)为准。全国冠病疫苗接种计划协调部长凯里曾经在5月4日推特指接种两剂阿斯利康疫苗的间隔时间定在12周。 12周间隔期的有效性也被众多临床试验结果所证实,医学权威杂志《柳叶刀》期刊上发表最新的阿斯利康疫苗研究结果显示,两剂疫苗接种间隔12周的效能达81.3%,然而接种间隔少过6周的效能将大幅降低至55.1%。 我也检查了澳洲、英国,甚至是马来西亚的监管单位NPRA对于疫苗接种间隔期的建议,大家都将4周间隔期定位最低标准,而英国建议的两剂接种间隔期为8周到12周。因此,当民众从当局官网是查知第二剂的接种间隔期只是21天,心中充满疑惑和不安。 我呼吁疫苗统筹部长凯里即刻为不安的民众解惑,这不会又是一个失败预约系统的“杰作”?让我提醒部长,许多民众和这个预约系统"交战"多时,充满挫败感和糟糕的体验。 疫苗关乎人命,我呼吁政府不可再坐视不理。

柔大臣应展现自主权 召开替代州议会

柔佛州民主行动党州秘书兼士姑来州议员陈泓宾于2021年4月1日发出的文告: 国盟中央政府修增紧急条例,我呼吁柔佛州务大臣哈斯尼展现柔佛自主权,召开替代州议会,让民意代表能够监督州政府的财政预算案。 首相慕尤丁修增紧急条例,允许首相、州务大臣或首长能够援引紧急条例追加财政预算,完全不必经过议会监督,这将使立法权形同虚设。 首相慕尤丁让行政权完全凌驾立法权,也让慕尤丁紧急状态的狼子野心彻底暴露,允许滥用国库进行任何形式的拨款,更有可能使用相关拨款肥了自家政党。 首相1月颁布紧急状态已经冻结国州议会的运行,如今更剥夺民意代表追问政府使用预算的权力,此举已经彻底破坏三权分立,也破坏 “无代表,不纳税” 的民主传统。 “无代表而征税就是暴政”自美国独立战争以来,就已经是民主政治的传统,议会的成立更是避免独裁者和行政权滥权,议员有责任代表民意监督政府如何使用人民的纳税钱。 巫统主导的柔佛州政府,应该支持“替代州议会”的提议,作为州议会无法召开的替代方案,让民意代表能够跟进和监督政府的政策。 同时,柔佛民众也想知道柔佛政府对于隆新高铁取消、柔佛惨淡的消费市场、柔佛旅游业的态度和政策,这些都是纳税人应该拥有的权益,州政府不应该忽视民意。 柔佛州政府可以如往常州议会般,收集州议员提问,州政府在替代州议会上进行回答,并允许州议员追加提问,以了解州政府的最新政策。 因此,我呼吁柔佛州政府采纳“替代州议会”的建议,让州议员能够扮演“监督与制衡”的角色,确保柔佛州的预算不被滥用,民意得到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