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念群:马华如今逐渐式微,是自己咎由自取,怨不得别人。
民主行动党国际秘书兼古来国会议员张念群于2018年2月27日 的文告:
何国忠与其发表文告批评林吉祥,不如声援被巫统围剿的郭鹤年
马华副总会长何国忠发表文告,抨击民主行动党国会领袖林吉祥和行动党发动“剿灭论”,但事实上马华如今逐渐式微,是自己咎由自取,怨不得别人。
何国忠和众马华领袖到今天还不明白,马华从1995年大选赢得30国会议席和70州议席最高峰时期,到2013年大选仅剩下7国11州的最糟成绩,最大的原因是失去民心。
以近期的例子而言,对马华恩重如山的大马首富郭鹤年,连日来遭巫统领袖炮轰得体无完肤,然而作为马华代表的马华总秘书的黄家泉仅以“感到遗憾”回应,印证了常将“维护华人权益”挂在嘴边的马华,实际上对于巫统施加的不公不义,是多么的无力和窝囊。
有鉴于此,何国忠等众马华领袖,与其发表文告批评林吉祥和炒作“剿灭论”课题,不如以实际行动向巫统发出强烈抗议和声援郭鹤年,证明马华不是巫统的拥簇。
来届大选,马华虽然对外高调称华裔选票已回流国阵,但马华总会长廖中莱、署理总会长魏家祥和总秘书黄家泉,皆不敢到华裔为主的选区上阵。原因很简单,口号毕竟是口号,马华完全无力挽回华裔支持,则是铁一般的事实。
何国忠文告中提到林吉祥两场败仗,分别是1968年的雪兰莪沙登州议席补选输了给马华候选人,以及1995年大选,在丹绒三役中,不敌前民政党主席许子根。
的确,林吉祥曾经于上述战役吃下败仗,行动党在1995年大选,在槟城甚至只输剩一个州议席。不过遭遇失败后,行动党并没放弃于雪州和槟城继续耕耘,争取赢回人民的支持。
第12届大选,行动党和盟党不单赢得雪州和槟城州政权,我们也于第13届大选进一步巩固两个州政权。雪州沙登国会议席上届大选,行动党的多数票为4万2206张,而丹绒武雅的多数票则为5515张。
而提起林吉祥这段败选往事的何国忠,自上届大选败阵居銮国会议席后,如今只能逃到地不佬国会选区,希望藉副总会长的权力,盘踞这个马华上届大选仅存的7个国会议席之一。
何国忠口中不离选区服务,但为什么何氏没有在败选后,留下来继续在居銮上阵?是他对自己没有信心,还是认为马华地不佬基层服务做得不够出色,需要由他亲自带领?
马华领导层说一套、做一套,不愿正视华裔不满马华的原因,仅想着在大选前,祈求华社给予同情票。这样的消极竞选方式,要人民如何买账?
行动党提倡“马来西亚人的马来西亚”,就是希望大马有朝一日能跳脱种族主义。相反,马华继续强调“华基政党不能被剿灭”的论调,则是延续以种族分而治之的旧有政治模式。
这两个方向,就是行动党和马华之间的差别,也是马华注定无法挽回民心的最大原因。何国忠或许并非真的不了解,只是比起面对和解决问题,逃避和将责任推卸给对手,是更容易的应对方式。
张念群三道问题追问 丽娜哈伦无法回应
柔佛古来区国会议员张念群指出,妇女、家庭及社会发展部部长丽娜哈伦在12月8日财案部门辩论环节无法回答三项重要提问。
根据2021年度财政预算案,政府同意提高每月的福利援助金如下:
1. 无法工作的残障人士援助由250令吉增加至300令吉
2. 乐龄人士援助,残障人士及卧床病患的看护援助由350令吉增加至500令吉
3. 残障人士员工津贴由400令吉增加至450令吉
4. 贫穷家庭孩童援助金由每一名7至18岁孩子的100令吉提高至150令吉,每户家庭最高450令吉,或是每一名6岁及以下的孩子,则是提高至200令吉,每户家庭最高1000令吉。
“财政部长东姑扎夫鲁在11月6日的致词时就指出,这次的援助金涨幅涉及22亿令吉的拨款,也就是增加了7亿令吉,超过40万人将受惠。”
张念群向妇女、家庭及社会发展部部长丽娜哈伦抛出了三道问题。
第一道问题:
妇女、家庭及社会发展部2020年的拨款是24.72亿令吉,2021年则是25.84亿令吉。那么财政部长东姑扎夫鲁所指出的7亿令吉拨款增幅又在哪里呢?
2021年度财政预算案至今还在部门辩论环节。首相慕尤丁在12月3日的国际残疾人日便宣布,“福利部援助金将由原本的200令吉至300令吉提高至1000令吉并强调残疾人士将会是受惠的群体之一, 我会确保这项建议立即实行。”
第二道问题:
张念群说:“每月援金提高至1000令吉将在何时实行?首相慕尤丁所谓的 “立即”是几时?明年1月还是3月?如果首相有意把现有的福利援金提高至1000令吉,为什么不在财案中提及?更重要的是,这笔拨款将从哪里获得?”
假设这个1000令吉援金的受惠者将涵盖现有超过40万名的残疾人士,也就是说我们每个月需要高达4亿令吉的款项,即一年48亿令吉。妇女、家庭及社会发展部一整年的行政及发展拨款只有25亿令吉,那么首相所宣布的款项是从哪里获得?
第三道问题:
对于马来西亚籍母亲跟外籍人士结婚后在海外分娩,孩子将无法获得公民权的风波,妇女、家庭及社会发展部未能表达该部门的立场。
马来西亚籍男性的与外籍人士结婚后在海外分娩的话,孩子将自动享有马来西亚公民权。相反的,马来西亚籍女性与外籍人士结婚后在海外分娩,其孩子却无法自动享有马来西亚公民权。
这完全是对马来西亚女性的一种歧视。男性公民在海外出生的孩子也有可能获得双重国籍。为什么女性公民的孩子对国家安全却是种威胁呢?
这已经不是内政部第一次给出那么强硬及落伍的答案。我们的女性和孩子还在等着妇女、家庭及社会发展部的部长及副部长捍卫他们的权益。
张念群拨款100万令吉 ...
古来联邦大道多处路段坑洞处处,在向公共工程部申请多年不果后,民主行动党古来国会议员张念群拨款100万令吉,维修其中两段引人诟病和威胁公路使用者的路段。
张念群指出,这两段路分别是古来医院前至古来19哩的蚬壳油站路口,以及加拉巴沙威蚬壳油站路口至加拉巴沙威森德花园的路段。
“其中古来医院前的路段,我在2020年已经在国会向公共工程部提问,政府何时会拨款重铺,结果得到的答复是会纳入2021年的预算。然而迟至今日,古来公共工程局依然没有获得这笔预算。”
她表示,上述两段联邦大道的路段非常繁忙,糟糕的路况对公路使用者来说将带来威胁,重铺工程不该再拖延。
“国会议员分阶段获得200万令吉的亲民计划拨款,我决定将第一阶段的100万令吉,为这两个路段进行重铺工程。”
巾帼不让须眉,女性政治工作者应给予更公平的参政机会。
古来国会议员兼行动党妇女组秘书张念群发表文告:
行动党一直以来,鼓励更多女性参与政治工作,以达成30%决策权的目标。数据显示,行动党女党员的代表人数,从2015年的1019名,上升到今年的1690名。这也意味着,参政不再只是男人的特权。我们期盼营造一个更平等的社会架构。
在国会议席,而上届大选参与竞选的女性候选人仅有56人。来到2018年,各朝野政党共687名候选人中,女性候选人稍微上升至75人,佔了总数里的10.92%,而在州议席,各朝野政党共有176名女候选人,佔了总数的10.69%。
另外,截至今年11月,相比与去年的23名,在222名国会议员当中就有32名女国会议员。我们希望在未来有更多的女性政治工作者的参与。虽然女性候选人和国会议员的人数在过去5年呈上升趋势,但仍未达到两性自由竞争及平等的政治氛围。
行动党主张女性参政的同时,不但提倡职场性别平等,也能让女性在社会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为了在三个领域达到性别平等,即教育、健康及就业机会,我们应持有更开放的态度,互动扶持。纵观世界政治舞台,不管是英国的铁娘子撒切尔夫人,还是德国的总理默克尔,这都证明了女性参政不仅仅是口号,而是能实现在现实土壤的行动。
在此,我呼吁各位女党员踊跃出席,在12月16日 (星期日) ,上午10时开始,在梳邦再也Kompleks 3K MPSJ举行的2018年妇女组全国代表大会。
让我们一起告别落伍的性别歧视思维,尊重女性在政坛、职场和家庭所扮演的角色,不管性别、宗族和肤色,迈向马来西亚人的马来西亚。
母语科不被视为华、泰小核心科目 教育部荒唐理由不为母语准备题库
我在今天的国会问答环节中提问教育部长拉兹吉丁,为何没有为华小华文科,以及泰米尔小学准备华文科以及泰米尔文科题库。
教育部长拉兹吉丁在回答中表示,这是因为教育部“只为核心科目准备题库”。
换言之,教育部不将母语科列为国民型学校的核心科目。这样的理由不仅荒唐,而且也凸显了教育部长完全不了解母语科对国民型学校的重要性。
教总针对教育部为小学年终评估所设立的考题库没有华文和泰米尔文科一事展开问卷调查,全国1301间华小有多达96%给予问卷反馈,当中有95.5%教师认为,教育部应设有华文科题库。同样的呼声也出现在泰米尔文社群。
马汉顺
教育部副部长马汉顺在6月杪曾公开表示,考题库中没有纳入华文与泰米尔科,是因为当初所咨询的教师们认为没有太大的需要。然而显然,马汉顺的咨询与教总所进行的问卷出现巨大分歧。
国籍案妈妈爱子心切等不及 政府耗时修宪不如立即行动
民主行动党国际秘书兼古来国会议员张念群,于2021年9月24日发表文告:
1. 内政部长韩沙再努丁本周三于国会表示,内政部就大马女性在国外出生的孩子无法自动获得大马公民权课题上,将争取修宪,对此我乐见其成。
2. 虽然如此,我依然不赞成内政部执意要向上诉庭上诉的决定。
3.修改宪法非常耗时,数以千计大马籍妈妈在海外生下的孩子,还在等待政府立即行动,结束他们的痛苦。4. 从2013年至2018年,内政部一共拒绝了3715份在联邦宪法第15(2)条款下提出的公民权申请,并有多达4959份申请“正在处理中”。 获得批准的,仅有区区142份申请。
示意图
希盟支持教育源流百花齐放 霹雳州和丰兴中获46万大红包
希盟支持教育源流百花齐放
霹雳州和丰兴中获46万大红包
国会下议院副议长倪可敏于出席霹雳州和丰兴中学校活动时,向媒体特别强调,希盟政府会一直保留国内多源流教育,以让多源流教育可以百花齐放,更为国家培育精英。
不仅如此,希盟政府更会致力于保护华校,势让华校过去百年的“血泪史”改写为“辉煌史”。他表示,希盟政府并非空口说白话,而是绝对赋予实际行动。在副教育部长张念群的帮助下,霹雳州得以拨款30万令吉的“大红包”给予霹雳州和丰兴中学校以祝贺他们欢庆百年校庆。
倪可敏在主持和丰兴中小学的游泳池动土礼开幕礼时,具有5头醒狮的欢迎,更妙用“五福临门”祝贺兴中学校获得希盟政府拨款共46万令吉的5大红包。倪可敏指出,这5大红包为:
1) 也朗州议员罗思义拨款1万令吉;
2) 和丰国会议员柯沙文拨款5万令吉;
3) 霹雳州务大臣拨款10万令吉(2019年5万,2020年5万)
4) 教育部拨款10万令吉于兴中小学;
5) 教育部拨款20万令吉于兴中华中。
倪可敏也补充说,兴中学校有了这些拨款后,不但达到他们原本200万令吉的筹款目标,甚至是超越的,因此兴中学校期盼兴建游泳池的计划是指日可待了。
另外,倪可敏也表示,马来西亚最重要的资产为多元,各个种族、宗教和文化都和平共处,才能缔造出真正特立独行的“马来西亚文化”。而在马六甲打金街与霹雳州安顺的街道上,就能够看见5大宗教共同生存,百年和谐的画面,这是非常值得全马人民一同珍惜与维护的。
因此,希盟政府维护各源流学校是必然的举动。而兴中学校是他展开霹雳州“华中之旅”的第一站。接下来,他会马不停蹄地继续走访州内其他16所改制的国民型中学,深度了解学校面对的问题后,再提供最适合的协助。
别被马华假消息误导!2018年国阵执政时期根本没有给华中1500万
别被马华假消息误导!
2018年国阵执政时期根本没有给华中1500万
最近有消息流出,指说在国阵时代华小、华中拨款高于希盟政府的拨款,然而这项消息已被证实是假消息。呼吁网民不需要转发,以免误导大众。
一名马华上议员的面子书10月18日上载了一张图片,显示国阵时期华教拨款数据,但是数据有不正确成分。
例如在图片中显示的2018年华中拨款有1500万,事实是在2018年预算案,华中根本没有拨款1500万。当时董总也针对这件事情发出文告,并表示“2018财政预算案,华小拨款未增,并且遗漏华中独中,对预算案失望”。
换句话说,2018年的预算案,独中及华中其实一分钱都没有得到,而是在希盟2018执政后,才追加1500万给华中,并在2019年拨款1200万给独中(首次独中拨款)。
此外,这张资讯图另一个错误是,显示了2020年华小的排污及水电费仅拨款1200万,实际上是在希盟执政下华小排污和水电费"增加"了1200万。简单来说,就是基于过去的财政预算案拨款上再增加1200万,而不是如图显示的“只有1200万”。另一个错误的点是,图表中所显示的2019年希盟政府没有给与排污及水电费拨款是完全错误的。事实是2019年排污及水电费的拨款是维持跟往年一样。有鉴于拨款不足,教育部就针对这项开销加上一笔1200万的拨款,让华小可以不用困扰在经费不足的问题上,更加专注的办好教育。希盟政府是以“有多少需求就给多少钱”的原则,并确保每一份拨款都可以使用到位来规划这些开销的。因此希盟政府的华小拨款,跟过去国阵时期的拨款模式完全是天渊之别!
在此我们呼吁网民在分享资讯时必须时刻做好自己检验事实真假的本分,才不会受到某些政治议程误导而导致自己分享错误的消息而不自知。
张念群:为落实“全民筛检” 政府应提供免费自测试剂盒
政府应提供免费冠病自行测试剂盒以落实“全民筛检”
尽管我们已经实施了超过一个月的全面封锁行管令,及一周的加强行管令,但要将新增病例降至每日4000宗以下,看似仍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不单是昨日的新增病例高达8868 宗,过去4天的阳性反应率更是高达 9.67%、 9.38%、 8.21% 和 9.37%。
有鉴于此,我们必须重新审视现有的筛检模式,并推行自行筛检来对抗当前疫情。
目前我们采用的筛检方法是聚合酶链反应(RT-PCR)、快速抗原检测(RTK Antigen)和抗体检测盒。 但这些检测只能由医护人员或检验中心进行。筛检的价格也非常昂贵,介于70令吉至400令吉不等。
疫情导致国人经济能力遭受重创,因此并不是每个人都能负担上述检测费。医疗专业人员、检验中心及医院,更是从检测中赚取非常可观的利润。
大型检测将有助于找出更多冠病确诊病例,进而采取行动阻断传染链。许多人因没有进行检测,即使受感染后,也在有症状或无症状的情况下,如常生活。
没做检测,主要是因为私人界高昂的检测费用,及公共医疗单位人潮拥挤。 这导致许多人在确确诊前,已传染给更多人。
如今,已经面世的唾液筛检盒,是推行居家检测的理想选择。政府应管控此测试剂盒的价格,并允许人民进行居家筛检。
这样一来,检测后呈阳性者可进行自我隔离,严重则入院治疗。 现有的My Sejahtera应用程序可让隔离者呈交报告,籍比大大降低病毒的传播。
居家测试剂盒的建议价格不应超过15令吉。而政府更应该为B40及以下的群体提供免费测试剂盒。
加强行动管制令并不是抗疫的最佳方案,因为它将使经济陷入瘫痪。政府应检讨现有的抗疫方式,并尽快提供居家测试剂盒予民众,落实“全民筛检”。
张念群古来区国会议员
希盟政府公平对待华文教育 华小行政拨款两年猛增1亿
希盟政府在上台以来,大力改革过去偏差的行政,秉持着公平公正的原则发放拨款,全国华小的行政拨款,在过去的两年大幅度增加了1亿令吉,让师生们可以实实在在地受惠。
在国阵执政的2017年,全国所有华小的行政拨款数额为28亿1459万令吉;来到希盟执政的2019年,华小的行政拨款则增加至29亿2370万令吉,整整增加了1亿令吉。在学校里,行政拨款用来支付学校行政所需要支付的费用,包括水电费、教师津贴、保险费和其他的行政开销。
除了行政拨款的提升,希盟政府给予华小的支持和改革也是前所未有的。教育部首开先河地透明公布5000万令吉的华小维修和提升拨款的去向,还增加了2000万的华小增建和搬迁拨款。而2020年的财政预算案,财政部更是额外提供1200万令吉的拨款给予政府资助学校缴付排污和水电费,确保华文教育在这片国土上的茁壮成长。
说句公道话,希盟政府在拨款方面或许并非完美,但是对于华教拨款的数额提升、增加公平和透明度、讲到做到钱马上就到的效率,这都是大家有目共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