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家祥炒冷饭 张念群5道回答打脸!
教育部副部长张念群针对魏家祥指“10+6华小不获得拨款”发表以下回应:
1. 为何不拨款给10+6华小?
魏家祥炒冷饭,2018年华小2000万令吉增建拨款的分配与使用,早在2019年5月就已经三度详细解释过。
2019年5月3日
https://www.orientaldaily.com.my/…/news/n…/2019/05/03/289340
2019年5月6日
https://www.facebook.com/158435150866099/posts/2292412517468341?sfns=mo
2019年5月8日
https://www.facebook.com/158435150866099/posts/2294746340568292?sfns=mo
事实上,魏家祥在国会特别议会厅的问题中,指我在2019年5月2日国会上议院的回答,违背了教育部长马智礼在2018年8月19日宣布。
可是,关键就在2019年5月2日国会上议院根本没有开会。魏家祥不认错,现在改口说他是指5月2日的新闻报道。我只能说,专业一点,媒体报道和议会日期都搞错,请自我检讨再来指责别人。
2. 为何不马上兴建沈慕羽华小?
柔佛马赛城有两所华小计划,一是在绿盛世(Eco World)发展区的“东甲新廊华小”搬迁计划,二是在马星集团(Mah Sing)发展区的“沈慕羽华小”兴建计划,这两个地点距离相差不到两公里。
沈慕羽华小确实坐落在1313 英亩的发展区,可是魏家祥没有告诉大家的是,这是一个“新”的发展区。
根据发展商最新资料显示,截至今天为止,1313英亩中只有25%的地区被开发。
距离两公里内的新廊华小已经完工,正在获得CCC的过程,在2020年正式开课。
换言之,教育部已经在符合当地学校规划下,优先进行一所华小的建设,妥善分配师资和资源。
魏家祥身为交通规划工程博士,执意要在未开发的地区马上兴建沈慕羽华小,这是哪门子的规划?
3. 为何华小要发展商履行企业社会责任才兴建?
这又是个莫须有的指控。我已经多番回答,希盟政府也全资负责雪兰莪蒲种培民华小和柔佛武吉英达培才华小的建筑经费。魏家祥一直选择性的忽视,居心何在?
事实是,如今有发展商愿意出资协助建校,为什么政府要拒绝?帮政府省钱就是帮人民省钱,难道这样也错了?
4. 为何华小进行了动土礼却不开工?
魏家祥说沈慕羽华小和郭鹤尧华小比新廊华小更早动土,可是这两所举行动土礼的学校,连最基本的教育部建筑准证,或是地方政府的图测批准和发展准证都没有,准备工作根本就是“零”,明显只是大选噱头。
2008年1月批准的加影新城华小,在2012年6月由蔡细历主持动土礼后,到2018年大选都没办法竣工。而加影新城华小的建委会主席郑耀民,就是魏家祥前高级机要秘书,现任马华教育咨询委员会主席。
魏家祥到现在还要用大选前的动土礼忽悠人民?
5. 为何不公布受惠华小名单?
有别于前朝政府的不透明,2018年和2019年华小5000万拨款、教会学校5000万拨款、华中1500万拨款、独中1200万拨款的完整受惠名单都已经公布。
2018年2000万的增建拨款也在完成分配后全数公布,2019年2000万的增建拨款也会在分配完成后公布。
我这一年半从来没有隐瞒任何拨款的受惠名单,任何华小的兴建和搬迁计划进度,我也会一一向人民交代。
张念群
2019年10月21日
零拒收政策已见成效 特殊孩童获得求学机会
希盟政府推行 “零拒收政策”,照顾特殊孩童的需求,让更多的特殊孩童获得和普通人一样的学习机会和权力。
教育部投入资源改善制度,推动“零拒收政策” 已见成效。在马来西亚,特殊孩童包括视觉受损、听力障碍、语言障碍、身体残疾、学习障碍如自闭症、唐氏综合症,注意力缺陷过动症及阅读障碍的学生。
张念群表示,2018年1月份,共有7万9005名特殊孩童在主流学校接受教育。2019年截至10月,共有8万8419名特殊孩童在主流学校接受教育。在这两年内,向教育部注册的特殊孩童共增加了9千414名。
这也表示有更多的特殊孩童得以进入主流学校与普通学生一同上课,被接纳和融入主流的教育体系,学习知识,培训他们可以自立的技能,没与社会脱节。
教育部增加拨款
希盟政府体恤有特殊儿童的家庭经济负担,在2018拨出1亿令吉的拨款资助特殊孩童,即是每位特殊孩童在每个月可获政府发出的150令吉援助金。
基于向教育部注册的特殊孩童逐年增加,2019年的资助特殊孩童拨款增加至1亿4200万令吉,2020年的拨款增至1亿5510万令吉。教育部增加拨款也表示可以让更多的特殊孩童受惠,享有每个月获得的150令吉援助金。
张念群表示,在2019年,教育部就改善了840所学校的设施,让学校拥有无障碍设施。“而明年,我们也将以2300万的拨款,继续打造更多拥有无障碍设施的学府。”
“零拒收政策”的目的是要让全民都可享受到平等的教育,包括特殊孩童不必在意别人的眼光,他们到学校和普通学生一起上课学习,因为教育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
平均成本暴增3倍 张念群促公布50所残旧学校名单
财政部长东姑扎鲁夫在11月6日所发表的《2021年财政预算案》讲词中,提及国盟政府将拨出7亿2500万令吉来提升50所残旧学校的建筑和基础设施。
教育部长拉兹吉丁在给我的书面答复中提及,第11大马计划中,也就是2016年至2020年间,一共拨出了30亿5500万令吉来为全国773所学校进行提升和重建残旧建筑的工程。
所有拨款中,有4亿1500万令吉是用作为西马245所学校内的残旧建筑进行提升和重建工程,另有13亿8800万令吉用作为砂拉越291所学校进行提升和重建工程,以及12亿5200万令吉则是用作提升和重建沙巴237所学校的建筑。
教育部长在给峇南区国会议员安义尧的书面答复中,也提及在2018年至2020年间,共有241所砂拉越的残旧学校获得12亿1600万令吉以进行提升和重建工程。
尤其在峇南区国会选区内,在2018年至2020年间就批准了1亿6748万令吉,进行15项提升和重建学校残旧建筑的工程,涵盖兴建课室、科学室、食堂、厕所和其他设施。
教育部长必须解释,为何2021年政府为50所残旧学校进行建筑和设施提升工程的平均成本会突然暴增?
根据他在财政预算案委员会阶段所给予的答复,成本的差异在于施工范围的不同。有者是局部维修,有者是完全重建;有些学校在城市,建筑成本较低,而在郊区的学校,因要运输建材,成本也将提高。
部长此番解释毫无说服力。难道之前为残旧学校重建设施的工程,就没有考量以上因素吗?所有工程成本都需要获得公共工程局的确认。
以峇南区的学校为例,峇南县教育局辖下90%的学校是属于第3级内陆学校,另有5所1级内陆学校和3所2级内陆学校。所以峇南区重建残旧设施的建筑成本,对比起西马,或是砂拉越以及沙巴的平均造价都高。
有鉴于此,我敦促教育部公布50所残旧学校的名单以及即将进行的工程范围,以供各界审视。人民有权知道,这50所学校是否都位于深度内陆地区、每所学校的重建涉及多少间课室,又包括什么设施。只有高度的透明度才能消除人民的猜疑。
张念群
古来国会议员
搁置恒毅中学二校批准 国盟再次破坏希盟建设
今年1月22日,马哈迪领导的内阁批准了恒毅国民型华文中学 Bayan Baru 校区的申请,让该校区可以成为一所拥有独立行政单位的华中,简称恒毅第二分校 SMJK Heng Ee 2。
随着这项申请的批准,意味着我们增加了一所新的华中。恒毅二校以后不再需要和恒毅中学分享资源,学校管理层也不必再蜡烛两头烧。
奈何,随着国盟政府的上台,这项批准现在必须重新考虑。这对恒毅、槟城子民和我本人,都是个非常难过的消息。
国盟可以重新检讨希盟任何不合理的决定,可是恒毅2校的申请,绝对合情合理。国盟不应该从中干预。这样的举动不是在惩罚希盟,而是在惩罚恒毅的校长、老师、学生。
我希盟国盟能够尽快批准恒毅中学二校的申请。既然内阁已在1月22日批准,副教长马汉顺应该确保教育部尽速执行。再不然,热心华教的交通部长魏家祥应该在内阁提出这个问题。
国盟上台后,我看到诸多希盟有利于教育的政策被搁置。当中包括:
1。政府资助学校水电费没有提升至8000令吉一个月,仅维持在5000令吉一个月,虽然希盟额外播出了一笔1200万令吉的拨款。
2。华小一年2000万增建拨款没有下文。
3。国盟教育部至今未接见统考委员会。
4。2020年没有新的临教招聘。
5。《大专法令》不会被取代。
6。恒毅2华文中学批准搁置。
这些U转,刀刀都是伤害教育的发展。希望国盟正副部长可以认真看待,认真办事。
张念群
古来国会议员
教育部努力的成果 开南华小200万建校经费已过账
教育部副部长张念群去年11月25日为砂拉越华社捎来好消息,即是诗巫开南华小获得批准搬迁至古晋,同时中央政府同意拨款200万令吉,作为开南华小建校的初步建筑经费。
在短短1个月的时间,财政部已于12月30日发放200万令吉建校拨款,该拨款也已经过账到新校董事部户口。这对于开南华小来说,绝对是2020年一份很好的新年礼物。
教育部在处理华校拨款时,一直秉持着拨款一定到手的原则,展现了新政府的办事新典范,绝对不会像前朝政府那般讲话不算数,拨款被消失得无影无踪。
教育部努力的成果
开南华小无需再苦等多年,在经过教育部快速而不马虎的处理迁校准证和拨款,让开南华小得以在短时间内完成迁校程序以及获得拨款,是教育部努力的成果。
教育部协助开南华小解决了搬迁问题和招生困境,事缘近年来,诗巫开南华小面对招生问题,因为该校附近另有两所华小导致学校相互竞争学生来源。因此将开南华小搬迁至合适的地点重新安顿,可以协助该华小解决面对招生的困境。
2年前,一名热心华教的发展商慷慨捐献约10英亩的地段给开南建校委员会作为该校的新校地,这片地段坐落在三马拉汉地区(靠近Riveria附近)。2019年4月,开南华小的建校委员会联系张健仁,要求他协助开南华小的迁校申请事宜。在经过张健仁积极跟进,以及会晤教育部副部长张念群进行商讨后,教育部开始着手并积极处理和完成相关的申请程序,让开南华小的搬迁目标得以快速获得批准和落实。
除了诗巫开南华小,教育部也已经出手解决其他华小的搬迁与增建计划。
教育部上任后开始落实制度化拨款、努力增加华校拨款、让拨款数字不断提高,以及针对搬迁和增建华小所做出的努力,是大家有目共睹的,而这种种的变革也展示了教育部这20个月来所做出的业绩。
登记比例第五高,接种人数第四低 柔州何时才达1天5万剂疫苗接种目标?
登记比例全国第五高,接种人数全国第四低,柔州究竟何时才能达到1天5万剂疫苗接种目标?柔州又什么时候能迈入国家复苏计划第二阶段?
柔州在启动11个新的疫苗接种中心的一个星期后,接种率依然排在全国第4低(仅有20.9%),稍稍较吉打(20.7%)、吉兰丹(18.2%)和沙巴(14.3%)高而已。
相反,柔州共有89.2%的人口已经登记接种疫苗,全国排行第五,仅此于吉隆坡和布城(100%)、雪兰莪(99.8%)、森美兰(97.5%)和马来甲(89.8%)。
数据来源: https://www.vaksincovid.gov.my/en/statistics/
柔州务大臣拿督哈斯尼在新山南钥谷中城广场视察这个全柔第二大疫苗接种中心的启用时宣布,柔州已经准备就绪1天接种5万至6万剂疫苗。
然而,即使在上周末一口气启用了11个新的疫苗接种中心,过去几天柔州总接种数目仍与5万一天的目标有一段距离。
柔州的疫苗到哪儿去了?
疫苗不足让柔州难以如期步入全国复苏计划第二阶段。7月9月时,哈斯尼告诉我们柔州能在多一个星期后进入上述计划的第二阶段。 两个星期过去了,第二阶段还遥遥无期。
所有来自柔州的部长,都应该在下周的内阁会议提出柔州疫苗不足的课题。包括首相慕尤丁、高级部长希山慕丁、交通部长魏家祥、卫生部长阿汉峇峇、高教部长诺莱妮和团结部长哈丽玛,都不能继续无视柔州人民的接种需求。
柔州人并没有因为有首相和众多部长而要求特别待遇,我们只是要求作为纳税人应得的权利。
古来国会议员张念群
民主行动党柔州署理主席
以最强硬态度捍卫多源流教育!土权党挑战华淡小违宪,行动党法律局申请介入
以最强硬态度捍卫多源流教育
土权党挑战华淡小违宪 行动党法律局申请介入
民主行动党发出文告宣布,行动党法律局将代表隆中华独中介入及反对土著权威党副主席兼律师莫哈末凯鲁阿占入禀联邦法院,挑战政府在《1996年教育法令》下设立多源流学校是违宪的。
联邦法院法官已于2019年11月4日聆讯此案,并决定在2019年11月11日决定是否要审讯。
而吉隆坡中华独中董事主席丹斯里林景清指出,若联邦法院批准此案的准令申请,就有必要介入以保护多源流学校在国内的存在,而民主行动党认同这一点。
行动党法律局主任蓝卡巴星将代表该学校尽快呈上介入此案件的入禀书,在法院允准的范围下,尽力反对到底。
民主行动党秘书长兼财政部部长林冠英表示,虽然他认为联邦法院受理此案的可能性不大,但仍不可掉以轻心,若法庭真的决定受理此案,还做出不理想的判决,那将会后患无穷。所以,民主行动党必须做好万全之策,以保护华社多年来在教育上所作出的贡献和努力。
无惧土权党挑战 政府与独中共进退
林冠英也透露,在公布2020年财政预算案后,莫哈末凯鲁阿占就曾两次致函于他,要求他收回对华小、淡小和独中的拨款,理由为多源流学校的存在时违宪的。当时,林冠英对亲巫统的莫哈末凯鲁阿占所说的不以为意,认为这是他们惯用的种族主义言论来打击民主行动党;但对方竟厚颜无耻地入禀法庭挑战华小、淡小的合宪性!
林冠英推测对方可能是为了丹绒比艾国会议席补选在捞取政治利益。
在得知莫哈末凯鲁阿占的行为后,林冠英立即联络总检察署并获得承诺会正式此事,同时委派高级联邦律师陆意清为此案的政府代表律师。
然而民主行动党仍不放心,因为政府代表政府小学,但独中非政府学校,可能会首先受到对付,因此便选其中一间独中代表61所独中,并委派行动党法律局主任蓝卡巴星为代表律师,申请介入此案。同时,也承担一切费用。
而且,林冠英也强调,虽然有人不断制造压力阻止政府拨款给华小和独中,但这绝不会动摇政府制度化拨款独中的决定。所以独中明年会继续获得政府的拨款。
遗憾在野党只搞种族主义
林冠英也很遗憾,在野党多次发表关闭华小、淡小的言论;伊党主席拿督斯里哈迪阿旺更曾说过“华人不能担任部长”的话;不但分化马来西亚民族,更会在他们又在当权的时候,实现他们所说过的话。
而土著权威党本就来自亲巫统组织,巫统在没有掌权时,都还要通过法律行动来剥夺非穆斯林及非马来人的基本权利,行为令人不齿。
为此,林冠英也呼吁马华总会长魏家祥、丹绒比艾国会议席国阵候选人黄日升不要再为巫伊联盟争取什么,因为如果巫伊联盟真的成为政府,他们也一样被边缘化,不会有机会做部长。
教育部积极解决师资问题 短短4个月填补1000个空缺
教育部在2019年9月公开招聘临教,在6,593名符合资格的申请者中,国小组和华小组各别有2,317人和645人通过面试。
针对首批通过面试的临教,录取名单将在2020年1月宣布,成功录取者将在农历新年后正式调派到学校执教。
错过第一轮临教申请的朋友们,机会来了! 希望有志向成为老师的朋友们千万不要错过这个机会!
教育部将在 2020年1月开放第二轮的临教申请,预计在 2020年2月份进行笔试和面试后,在2020年3月份调派第二批符合资格的临教。
为了扩大招聘范围,第二轮的申请也公开予符合资格的私立院校毕业生。
必须强调的是,教育部提供予临教的福利已有大幅度改善,包括产假、陪产假和无记录假期(CUTI TANPA REKOD)等等,希望有兴趣成为老师的热心人士踊跃申请,以免向隅。
对于过去频频闹华小师资荒的状况,教育部已采取多项举措,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包括同年毕业同年调派师训华小组新老师、增加师训华小组招收名额至1460个、系统性招收临教等等。
除了2019年11月4日调派的410名新老师,教育部即将在2020年2月调派645名符合资格的临教,短短4个月内为华小填补1,055个空缺,逐步解决师资短缺问题。
师资不足为前朝国阵所遗留的烂摊子之一,教育部副部长张念群一直积极寻求解决的对策,也望民众能给予教育部更多的时间与空间。
国籍案妈妈爱子心切等不及 政府耗时修宪不如立即行动
民主行动党国际秘书兼古来国会议员张念群,于2021年9月24日发表文告:
1. 内政部长韩沙再努丁本周三于国会表示,内政部就大马女性在国外出生的孩子无法自动获得大马公民权课题上,将争取修宪,对此我乐见其成。
2. 虽然如此,我依然不赞成内政部执意要向上诉庭上诉的决定。
3.修改宪法非常耗时,数以千计大马籍妈妈在海外生下的孩子,还在等待政府立即行动,结束他们的痛苦。4. 从2013年至2018年,内政部一共拒绝了3715份在联邦宪法第15(2)条款下提出的公民权申请,并有多达4959份申请“正在处理中”。 获得批准的,仅有区区142份申请。
示意图
母亲海外产子获公民权纳大选宣言 张念群炮轰扎希厚颜无耻
国阵主席阿末扎希早前承诺将母亲在海外出生孩子的公民权问题纳入国阵在第15届大选的竞选宣言里。但在民主行动党全国宣传秘书兼古来区国会议员张念群看来,此举不仅可笑,更显示阿末扎希对此课题的极度麻木不仁。
她发文告驳斥阿末扎希,“大马母亲为海外出生的孩子争取拥有公民权身份的困境,不应只是成为国阵妇女组大会上的一个小插曲,国阵若真的重视这件事,就应该在10月26日,国会复会的首日将这项修宪动议列为首个议程。“
张念群引述扎希在大会上的谈话,指扎希表示国阵“非常关注”大马母亲在海外产子的课题,而扎希也将“私下”向首相传达这个问题,并对此表示震惊。
“如果扎希对大马母亲们所面对的困境有任何敬意,那么当政府对高等法院有利于母亲的裁决提出上诉时,扎希本可以直接干预。“
示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