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新应成立联合技术委员会 探讨短中长期的通关方案》

柔佛行动党州秘书兼士姑来区州议员陈泓宾于2020年11月24日(星期二)发出的文告: 马新政府应该成立联合技术委员会,探讨并简化防疫期间两国公民的通关程序,避免滞留新加坡的越堤族与家人分隔两地的情况,让他们能够重聚天伦。 随着新加坡政府正在收紧对马来西亚的边境管制,马来西亚政府需要尽快拟定马新两地通关的短、中、长期的方案,并与新加坡政府成立联合技术委员会,达致两国公民的双赢方案。 新加坡政府于2020年11月20日宣布收紧对马来西亚的边境管制,任何入境新加坡的马来西亚公民都需要在新加坡进行14天隔离,并只能在指定的隔离中心进行隔离,绿色通道的受惠者也不例外。 任何主权国家可以在维护本国公民利益的大前提下进行边境管制,这本来就无可厚非,然而新加坡这项决定将进一步限制马新两地的人流往来,也加重越堤族返马的负担。 自8月马新两地重启绿色通道以来,马来西亚外交部似乎没有进一步的动作保障越堤族的利益,而马新周期性通勤安排(PCA)只利惠拥有工作准证的越堤族,然而大马籍持有新加坡永久公民的越堤族却排除在外。 因此,马来西亚外交部和卫生部有必要规划短中长的的两地通关方案,并与新加坡政府成立联合技术委员会,滚动式地调整马新两地的通关政策,就两地的标准作业程序进行讨论。 短期来说,马来西亚政府可以仿效新加坡,在入境隔离的标准作业程序上对疫情低风险国家如新加坡、汶莱缩短隔离期至7天,减低马来西亚公民返国的负担,并与新加坡政府商讨将马来西亚籍拥有新加坡永久居留权的马来西亚籍公民纳入到绿色通道的受惠群体当中。 同时,新马两地政府成立的技术委员会可以根据马来西亚各地的疫情风险调整在马来西亚公民入境新加坡后的隔离期,而非一刀切地让所有马来西亚公民都进行14天隔离。 马新限制边境措施不仅影响的是经济层面,同时也让两地分离的亲属产生焦虑和思乡情绪。鉴于马新两地大量的通姻连接属性,从中期来看,马新两国可以探讨开放让异地工作的家人、伴侣或孩童纳入互惠绿色通道(RGL)的受惠行列,允许在检测下进行短暂互访,缓解两地骨肉分离的无奈和惆怅。 马新技术委员会也可探讨优先让那些在新加坡求学的我国学生、学生家长、监护人及教师恢复往来通勤,同时利惠在柔佛州求学的新加坡学生。 另外,技术委员会也可以探讨将马新周期性通勤安排(PCA)在对岸连续工作至少90天的条件改为30天,让更多越堤族能够在对岸连续工作30天后,能够返乡度假,然后再跨境工作。 长期来看,如果国际疫情还在延续,然而马新两地的疫情控制得宜,马新政府可以考虑让马新两地公民每日通勤,但需每14日进行检测,费用自行承担。这不仅能够大规模复苏新山的经济,也能缓解新加坡所面临的住房紧张的问题,同时也能减低骨肉分离两地分离带来的伤害,让他们能够重聚天伦。 在新加坡工作的马来西亚籍越堤族不下百万,而这群越堤族也并非由单一种族所构成,他们正在等待国盟联邦政府采取有效的行动解决他们的困难,而非看到政客“保住权位”的丑态。 因此,我呼吁国盟联邦政府需尽早制定短中长期的通关方案,好让将近100万名在新加坡工作的马来西亚籍越堤族能够受惠,也让两国能够在经济利益上和控制疫情上达致双赢。

撤换议长程序荒腔走板 国会改革胎死腹中?

士姑来州议员兼柔佛民主行动党州秘书陈泓宾于2020年7月13日发出的文告: 国盟政府在撤换议长程序中荒腔走板,让国会彻底沦为行政权的附庸,丧失国会的独立性,令人质疑国盟是否会延续希盟在国会改革中的努力,还是让国会改革胎死腹中。 国会作为民主制度三权分立的一部分,议长更是扮演国会中立的支柱,如今议长在无过失之下被撤换,堪称国会的耻辱。 在国会议长的撤换过程中,当希盟国会议员质问议长未空缺下,撤换议长是否违背议会常规时,副议长竟然无法行使裁断权,而是交由首相署国会与法律事务部长达基尤丁回答相关问题,让国会主权彻底沦丧。 阿里夫作为国会议长,不仅尽忠职守,并且在国会超越政党政治,扮演公正的角色。在阿里夫的领导下,国会摆脱过往国阵橡皮图章的作用,其中包括成立10个部门委员会和推动国会服务法令,国会的多党性开始被尊重。 政府部长万能的时代已经过去,政府部门和公务人员向国会和民众展示透明和问责才是民主体系关键的一环,而部门委员会的设立,恰恰能够弥补以往一党独大傲慢式的施政。 国会如今的预算在80亿左右,唯有在国会服务法令通过后,议长才能独立自主的运用预算,不会沦为行政权的傀儡。 这一切的改革随着国盟撤换议长成功,国会改革的努力令人质疑将付诸东流,马来西亚的国会将不会如希盟计划般成为受尊重的一流国会,反而成为羞耻的三流国会,让马来西亚民主体制蒙羞。  

柔大臣应展现自主权 召开替代州议会

柔佛州民主行动党州秘书兼士姑来州议员陈泓宾于2021年4月1日发出的文告: 国盟中央政府修增紧急条例,我呼吁柔佛州务大臣哈斯尼展现柔佛自主权,召开替代州议会,让民意代表能够监督州政府的财政预算案。 首相慕尤丁修增紧急条例,允许首相、州务大臣或首长能够援引紧急条例追加财政预算,完全不必经过议会监督,这将使立法权形同虚设。 首相慕尤丁让行政权完全凌驾立法权,也让慕尤丁紧急状态的狼子野心彻底暴露,允许滥用国库进行任何形式的拨款,更有可能使用相关拨款肥了自家政党。 首相1月颁布紧急状态已经冻结国州议会的运行,如今更剥夺民意代表追问政府使用预算的权力,此举已经彻底破坏三权分立,也破坏 “无代表,不纳税” 的民主传统。 “无代表而征税就是暴政”自美国独立战争以来,就已经是民主政治的传统,议会的成立更是避免独裁者和行政权滥权,议员有责任代表民意监督政府如何使用人民的纳税钱。 巫统主导的柔佛州政府,应该支持“替代州议会”的提议,作为州议会无法召开的替代方案,让民意代表能够跟进和监督政府的政策。 同时,柔佛民众也想知道柔佛政府对于隆新高铁取消、柔佛惨淡的消费市场、柔佛旅游业的态度和政策,这些都是纳税人应该拥有的权益,州政府不应该忽视民意。 柔佛州政府可以如往常州议会般,收集州议员提问,州政府在替代州议会上进行回答,并允许州议员追加提问,以了解州政府的最新政策。 因此,我呼吁柔佛州政府采纳“替代州议会”的建议,让州议员能够扮演“监督与制衡”的角色,确保柔佛州的预算不被滥用,民意得到尊重。

陈泓宾促政府公布数据 让人民获正确资料抗疫

士姑来区州议员兼民主行动党柔佛州秘书陈泓宾于2020年10月9日(星期五)发表的文告: 我希望政府能迅速公布新冠肺炎数据剖析的工作,让专业人士及民众能掌握最切确的疫情数据和资料,共同抵抗疫情。 近来,国内新冠肺炎疫情的确诊人数履创新高,每日都维持在三位数的确诊病例,如今在某个程度上已造成了人民的恐慌。 无可否认,卫生部在打击疫情方面,扮演着关键性的角色,因为卫生部必须要让人民了解目前的走势,同时也必须拟订一个方向,带领全国人民一起对抗疫情。就目前的情况而言,卫生部总监丹斯里诺希山每日的直播并不只是为了公布数据,更多的是给于人民一个信心,让人民了解目前疫情受到了控制。 当然,要战胜疫情不能光靠卫生部的记者会,我建议政府可以效仿一些国家的做法,例如南韩、新加坡等,它们在对抗新冠肺炎方面的资料就非常公开且透明。 这个不是一个新的建议,根据Khazanah Research Institute(KRI)的研究报告也支持公布疫情数据和报告的说法,因为疫情正在影响着国家的经济和人民的生活。所以,如果要战胜疫情,就必须公开及透明化所有数据及资料,让各阶层国人能全面配合。而调查报告方面,马来西亚在这方面的努力,仍远远被落后于其他国家。 我认为,目前政府要做的,就是先把所有针对新冠肺炎的数据,报告等资料上载至官方网站:www.data.gov.my , 而截至目前为止,有关网站还没有任何相关的数据,这是难以被接受的。 其二,政府要透明公布所有确诊病患的行动,但基于保护隐私的立场,政府和相关单位必须保密确诊者的身份。当然,政府也应该允许专业人人士针对疫情开发应用程序,正如目前已被广泛使用的MySejahtera手机应用程序,其功能或许能进一步提升,包括作为其中一个数据共享的平台。 在人心惶惶的时候,透明且公开的资料及数据,将能协助人们过滤假消息,这无形中也会变成人们查证消息的管道。因为无论是我或者其他议员的办公室,相关部门的查询管道,都会接到来自民众针对疫情的询问,无论消息真伪,我们都需要为他们证实,以免假消息因此流传开来。 陈泓宾

臃肿的慕尤丁新内阁 浪费国家资源

柔州民主行动党州秘书兼士姑来州议员陈泓宾于2020年3月9日所发出的文告: 1. 针对慕尤丁所宣布的新内阁名单,其委任的官职数量远超过希盟政府和纳吉政府,仅次于2004年大胜的阿都拉政府,这样臃肿的内阁简直浪费国家资源,企图利用国家资源稳固自身政权。 2. 希盟政府的内阁仅有54个正副部长,其中只有27位部长和27位副部长。 3. 反观慕尤丁所主导的“后门联盟”中,包括自身在内共有70位正副部长,其中内阁拥有31位部长,而其中7个部门共有2位副部长,足足增加了15个官职。 4.国民联盟自称拥有114个国会议员支持,如果不包括上议员当官的7人,国会议员转换官职比率高达55%,超过一半支持“后门联盟”的国会议员都拥有行政官职,而希盟仅有41%左右的国会议员被委官职 。 5. 即使以前首相纳吉第二次改组内阁的阵容进行比较,国会议员的总数也只有60人,占国阵议员的45%。 6. 慕尤丁有必要向社会大众交代,为何他需要新增15个官职,而且7个部门还必须配置2个副部长? 7.我们不仅面对的是中美贸易战所带来的的全球经济不景气,同时也得面对新冠肺炎所带来的连锁经济影响,加上部分政客为了争权夺利发动政变,如今我国经济可谓时雪上加霜。 8. 面对国家经济如此艰难的状况,国家资源本应该使用以扶持市场,缓解市场的冲击,为何我们还需要那么多部长以管理只有3千200万人口的马来西亚? 9. 马来西亚人民希望看到一个正直、高效、诚信和廉洁的行政团队,然而这次的慕尤丁内阁委任却赤裸裸地以行政职务犒赏支持其政权的国会议员,以巩固其支持,照顾大马人民的福祉似乎不是这次慕尤丁内阁委任的目标。 10. 不管情势发展如何,民主行动党将一如既往,捍卫民主,坚守原则,为人民服务,为国家未来的憧憬而奋斗!

数十万长者苦等疫苗 柔州政府勿坐视不理

柔佛士姑来州议员陈泓宾于2021年5月27日在新山县署参与“柔佛国州议员线上抗疫会议”后发出的文告: 面对疫苗接种缓慢的问题,我呼吁疫苗接种计划必须加快速度,同时公平对待郊区居民,全面加快对乐龄群体给予疫苗保护,避免郊区老人的健康权益被遗忘。 需知,柔佛州务大臣哈斯尼(文律州议员)、首相慕尤丁即巴莪国会议员兼甘蜜州议员以及掌管卫生事务的州行政议员维亚纳登(加亨州议员)代表的都是郊区议席。 相信他们关心郊区民众的利益。 但令人不解的是,我收到投诉有众多住在上述郊区的乐龄人士,尚未获得接种的预约。 在巴莪国会底下的小镇武吉哈蓬、在离笨珍市区25公里的小镇文律(大臣选区),我收到80岁老人家还未等到疫苗的个案。他们早在2月就已经登记。我担心这些不是零星个案,而是郊区受到忽略的反映,我促请当局即刻调查解释。 郊区民众借种疫苗困难重重,包括交通问题。疫苗接种中心设在市中心,年长者得舟车劳顿,子女需请假载送,何况不是每家每户都有私家车。独居老人怎么办?因此,我呼吁即刻增设疫苗接种在各个乡镇的政府诊所,以解决部分问题。 城市居民其实也面对问题。以我的士姑来选区来说,区内共有7万5千个选民,大约20万的居民,然而却没有设立任何疫苗接种中心。毗邻的哥打依斯干达城州选区,也是柔佛州的行政中心所在地,却只有一所疫苗接种中心,位于大学城,每日疫苗供给量也仅仅在300剂到500剂左右。依斯干达公主城国会选区至少有3万个60岁以上年长者,试问这样的接种进度要何时才能达到目标? 疫苗接种计划展开3个月以来,柔佛州登记疫苗接种的民众占总成年人口的46.3%,然而被疫苗保护的民众仅有5.3%,这样合理吗?我也收到反馈,80岁居住在士姑来的老奶奶,当局安排她到25公里以外,位于艺达园的疫苗接种中心。如果那些没有交通、儿子又在外地工作、行动也不方便,他们会否就此错过甚至放弃? 因此,我敦促州政府与中央政府紧密合作,设立更多疫苗接种中心。州政府要更积极地保护柔佛人免受冠病之苦。我提出一个对比—砂拉越有280万人口,柔佛则是370万。砂拉越有大量的内陆偏乡,柔佛75%的人口在城市。为什么砂拉越可以有75所疫苗接种中心,而柔佛只有不到30所? 砂拉越已经有17万人接种首剂疫苗,对比柔佛只有14万人?柔佛的疫苗施打数据与霹雳州的基本相同,但是柔佛拥有370万居民,而霹雳却仅有250万居民。因此,我认为柔佛还未最大化发挥我们的潜能,柔佛的基础设施远比其他州属好,而我们也有大量的医生和诊所,同时KPJ医疗集团也是全马最大的私立医疗集团,隶属于柔佛投资臂膀“柔佛机构Johor Corp”,我们更不应落后于他州的疫苗接种进度。 我们要动用政党和非政府组织的力量,大力支援疫苗计划的实行,别让卫生部孤军作战。希望联盟愿意伸出援手,相信拥有强大基层力量的巫统和其他政党,也可以尽快帮助更多老人登记和接种疫苗。疫情当前,我们不分党派,全力以赴。 士姑来州议员办公室已经展开乐龄群体的疫苗计划,我们收集所有60岁以上尚在排队苦等的民众,也呼吁乐龄群体填妥一下表格链接https://forms.gle/me3YS2A9AdTQCoF97,然后我们将吧相关资料发给州卫生总监,敦促当局即刻安排预约。协助政府不要漏掉任何在等候的老人。我们和时间赛跑,须立刻设立更多疫苗接种中心,同时检视和改善现有的预约系统。身为人民代议士,我也愿意为全国疫苗计划的普及化出力,协助更多人接种疫苗,迈向群体免疫。 对于“乐龄群体加速疫苗接种计划”有任何疑问,欢迎联络或WhatsApp至012-5141758。

陈泓宾促善用荒废土地 保障粮食安全稳定物价

民主行动党中委陈泓宾于2022年5月23日发出的文告: 物价纷纷上涨:政府应善用荒废土地,保障粮食安全。 “如今物价纷纷高涨,尤其粮食等价格更涨至历史新高,没有终点,政府更应善用现有荒废的土地,保障粮食安全,稳定食品价格。” 昨早我走访士姑来皇后巴刹,在买菜和杂货的同时,也与商贩们进行交流并聆听他们的心声。 商贩和居民们都反映目前物价纷纷上涨,尤其是蔬果、猪肉、鸡肉、猪肉、辣椒、洋葱等杂货都面临物价高涨的问题,甚至面粉还面对缺货和品质下降的问题。 陈泓宾(左)与商贩对蔬果价格进行交流。

与其不断放话闪电大选 政府应正视“鸡荒”通膨

民主行动党中委陈泓宾于2022年6月8日发出的文告: 政府应吸取肉鸡荒教训,成立价格咨询理事会。 随着政府宣布肉鸡及鸡蛋零售顶价措施将延长至6月30日,并且7月1日起不再给予养鸡场业者津贴,这也意味着马来西亚史上最长的146天价格管制,即将落下序幕。 然而,这起肉鸡荒所带来的教训需要引以为鉴,与其不断放话闪电大选,不如正视通膨议题,避免历史重演。 示意图 原先政府希望使用设定批发和零售顶价的强制手段,希望控制肉鸡浮动的价格,然而却忽视养鸡业者供应链难以承担不可控的开销,例如鸡饲料暴涨,造成成本骤然提升,肉鸡无法达到原先重量等问题,最后造成市场肉鸡供应出现大问题。

副部长回国可居家隔离 双重标准再惹民众不满

柔佛民主行动党州秘书兼士姑来州议员陈泓宾于2021年3月30日发出的文告: 《山达拉回国隔离双重标准,政府应允民众居家隔离》 联邦直辖区部副部长山达拉从纽西兰回国被允许居家隔离,而人民从类似低风险国家如新加坡回国却需要在酒店隔离,我呼吁政府重新考量回国隔离政策,允许从低冠病风险国家的民众居家隔离。 也是昔加末国会议员的拿督斯里山达拉,在纽西兰度假回来后仅需居家隔离,这引起民众的不满,为何政府在处理高官回国事上一再双重标准? 这已经不是第一次双重标准,卫生部之前将政府高官出国访问的隔离期缩短至3天,如今又再爆发山达拉度假回国只需居家隔离,令人疑惑政府是否根据公共卫生的科学防疫手段做出隔离决策。 在防范冠病传播风险上,人民最需要的是政府依据科学专业做出决策,而非看人的地位做出决策,并且对政策朝令夕改,让人民无所适从。 其实,众多国家对于低冠病风险国家都有不同的隔离政策,并设置“绿色国家”清单,允许从绿色国家返国的民众接受较低标准的隔离政策。 事实上,新加坡、汶莱、中国等国家的社区确诊病例非常低,多天都是零确诊,这些国家的感染冠病的风险都非常低,从这类国家回国的民众理应享有更低的隔离标准,包括居家隔离。 况且,如今政府也已经允许居家隔离的患者佩戴追踪器,其实这已经大大降低冠病传染风险,同时也能让民众省下大笔的隔离费用。 同时,政府也受促针对已经接受施打疫苗的民众缩短隔离天数,并设定退场机制,为日后与这些低风险国家包括新加坡能够每日往返做出政策铺路。 我也呼吁国盟政府尽快设置绿色清单,并进行定期评估和滚动式的调整,让这些从低冠病风险回国的民众能够居家隔离,甚至允许缩短隔离天数,并在隔离结束时接受冠病检测,确保在能够在控制输入型确诊风险与民众的经济负担上取得平衡。 图:士姑来州议员陈泓宾向穷困家庭派发食物援助。

政府需提供行管令配套措施 10建议助民度过疫情难关

士姑来州议员陈泓宾于2021年5月21日出的文告: 鉴于新冠确诊案例屡创新高,政府有必要实行全面行管令,以遏制病毒的全面扩散,但政府也需要有配套帮助人民,度过全面封锁难关。 日前州务大臣赞同柔佛州苏丹依布拉欣陛下谕令,召开国州议员特别会议,探讨如何帮助受疫情影响的柔州子民,我对此表达欢迎, 尤其柔佛作为除雪隆以外疫情最严重的州属。 在全面抗击疫情的当下,政府更应该展现“决断力”和“领导力”,果敢地对抗疫情,而非U转式防疫。 之前传出邀请雪州大臣阿米鲁丁出席会议,之后传出撤销邀请,如今又再传出各州大臣及首长参与讨论,实在令人困惑中央政府的防疫手段。 我在2020年10月14日就已经提醒,中央政府必须与州政府的沟通标准作业程序SOP,以让上情下达,应对疫情爆发的风险。 因此,我们必须吸取过往的教训,避免类似问题一而再发生,让民众受苦。 如果宣布全面行动管制令,政府就有必要提出配套措施,减少行管令给人民及工商业带来的商业。 我在此提出以下讨论10项建议: 1. 中央政府各部门必须立刻进入备战模式,当国安会决定行管令后,能够立刻出台相关SOP,让民众和商家能够做准备。 2. 州政府和地方政府需要立即进入备战模式,当中央政府宣布行管令后,州政府需要和所有地方政府协调,立刻讨论,并出台相关的SOP,让在地小商家和民众能够做好准备。 3. 全面行管令必须要有缓冲期,我建议设立3天缓冲期,让商家和员工能够有时间进行工作安排。 4. 州政府需要增加对州议员的疫情拨款,让州议员能够有充足的资源准备食物援助包,度过困难期。 5. 在地国州议员能获得在地疫情的透明资讯,并获准参与县行动理事会会议,确保以“全政府”和“全社会”的方式应对疫情的扩散,尤其像新山这样“超红区”,更需要各方力量的集体配合。 6 此外,州政府需要在工业区和超红区地区逐步设立“快筛站”,甚至落实“上门普筛”,加大检测能量,找出社区传播的“无症状者”,阶段疫情传播链。 7. 中央政府需要立即延长“工资补贴计划”,增加工资补贴计划补贴的金额,同时重新开放“微型企业援助金”和“人民关怀援助金”。 8. 虽然去年中央政府推出“自动延迟还贷”,但是银行基本上依然能保持盈利。因此,中央政府有必要推动“自动延迟还款计划”,减轻人们的债务还款负担。 9. 中央政府应再注资国家储蓄银行(BSN)和家创业集团商业基金(TEKUN Nasional),提供0%利息的微型贷款计划,应对大规模关闭的难关。 10. 中央政府应与州政府和地方政府全面配合,增加疫苗接种中心和抽奖活动,鼓励更多人参与接种疫苗。 面对疫情,我们没有政治内耗的本钱,然而政府必须提供配套措施,帮助人民解决衣食住行的困难,同时保住中小型企业,避免大规模失业。 图:陈泓宾(左)派发食物援助给贫穷家庭。